2022年体育领域融资61起,资本关注健身和制造赛道
投融资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对某一领域的育领域融青睐程度,以及对未来该行业发展的资起资本造赛信心。2022年国内体育领域的关注投融资情况是什么样的,资本对哪个细分赛道更关注,健身哪些领域会是和制新的投资热点?新京报记者对2022年国内体育领域发生的融资事件进行了梳理,并采访体育领域的年体投资人,来解答这些问题。育领域融
规模体量,资起资本造赛较2021年有所减少
通过公开资料和媒体报道,关注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健身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和制体育领域共发生61起融资事件,年体较2021年全年(87起)减少26起。育领域融
61起融资事件中,资起资本造赛披露具体融资金额的有16起,仅披露融资体量的有33起,还有12起没有透露具体金额或融资体量。经计算,49起融资事件的规模为17.42亿元,较2021年(112.56亿元)的融资体量有明显减少——所有融资事件中,体量为“百万级”“千万级”的按100万元、1000万元计算,“数百万”“数千万”按300万元、3000万元计算,“近千万”“近亿元”按800万元、8000万元计算,未披露金额的融资暂不计算在内。
从单个项目看,融资金额在亿元及以上的有3起,千万元级的有32起,百万级的有14起。其中,运动医疗项目北京天星获得数亿元融资,健身服务类项目觅淘智联获得3000万美元融资,体育电商平台俊亿获得1亿元融资,是2022年获得单笔融资超过亿元的项目。
在深圳莲花山公园的室外智能健身房,市民群众进行健身运动。 图/新华社资本风向,制造与健身赛道受关注
尽管2022年体育领域获得融资的数量和规模较2021年有所下降,但从获得融资项目的细分赛道和所处的融资阶段仍旧可以看出一些积极的变化。
从融资轮次看,61起融资事件中,在天使轮获得融资的有22起,Pre-A轮有10起,A轮有11起,战略投资的有10起,处于B轮及后期、定增、收购的共有5起,种子轮有3起。通过融资轮次来看,在天使轮、Pre-A轮获得融资的有32起,表明投资人对处在产品研发和商业模式打磨阶段的项目比较关注。11个项目在A轮获得融资,说明资本对具备面向用户的产品或商业模式的项目进行持续关注。另外,初创期和成熟的后期项目受到资本的关注较少。
从获得融资项目的细分赛道看,体育制造类(鞋服及运动装备、器材)有16起,健身领域有11起,体育教育与培训有8起,体育服务类(电商、旅游、赛事服务等)7起,电竞及游戏相关6起,露营相关的4起,运动医疗、健康轻食和体育科技相关的分别有4起、3起和2起。
体育制造是体育产业中重要的细分赛道,16起获得融资的体育制造类项目,涵盖了运动鞋、服装、健身器材、户外服装等,多以个性、时尚化的小众品牌为主。
另外,健身一直是资本长期关注的赛道。除了个性化的健身房、工作室获得资本投资,智能健身设施、解决方案等项目也获得了资本青睐。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表示,“健身和健康是这个周期里消费升级的方向,疫情加速了大众消费意识的觉醒,对健身服务的需求正越来越大。”
今年初开始,登山、徒步、自行车和露营等户外运动项目发展迅速,户外运动相关领域也获得了资本青睐。2022年有四家提供露营服务的项目获得了资本投资。
一套合适的滑雪装备有助于雪友提升滑雪水平。 图/新华社
资本青睐,创业者要关注这些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21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数据(下文简称“2021年体育产业总规模”),体育产业总规模为31175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根据国务院去年8月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这意味着,体育产业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2023年体育市场哪些细分赛道会受到资本的重点关注,创业者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才能获得资本的关注?
AC加速器创始人徐勇表示,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不少资本开始沿着政策支持的方向进行投资。去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重点提及了冰雪、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等户外运动项目。
根据2021年体育产业总规模,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总产出13572亿元,占体育产业总产出的43.5%,依旧是体育产业门类中占比最大的。黑蝶资本创始人孟凡表示,从近几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数据来看,体育用品制造依旧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对创业者来说,可以多关注相关领域的创业机会。
通过处于天使轮获得更多资本关注的情况来看,投资人除了关注项目本身,“团队”是决定资本能否投资的关键。凯兴资本合伙人辛颖表示,资本对创始人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除了要求创始人专业过硬,还会考虑整个创始团队是否完整,“比如,团队里有没有懂互联网科技的人,有没有专业做市场、懂管理的人,这些也很重要。”
新京报记者 王继松
(责任编辑:探索)
-
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报盘点:净利润同比“8升1降” 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本报记者 杨 洁截至8月30日,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已全部披露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中报显示,这9家银行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呈现“8升1降”;截至今年6月末,有5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去年年末 ...[详细]
-
打新大军大撤退!科创板申购用户减半,创业板也减少1/3…中签弃购愈演愈烈,新股真不香了?
上市新股接连破发,A股打新生态发生巨变。近期多只在创业板、科创板上市的新股公布新股申购和中签情况,科创板新股公布的数据显示,网上投资者有效申购户数只有320万户,创近年来新低,较最高时期减少了300万 ...[详细]
-
刘 昆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2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作出了具体部署。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组织实施好 ...[详细]
-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实习记者 李宣璋 每经编辑 陈旭 近日,有网民在“领导留言板”咨询:“北京辅助生殖纳入医保3月26号落地实施,去医院问了说没这个政策。请问这个什么时候纳入医保,还会纳入医保吗?”针 ...[详细]
-
价保套路深、产品质量难保障,今年“双11”这些问题频遭消费者吐槽
转自:工人日报“双11”集中大促结束后,相关的消费投诉接踵而至。日前,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2022年“双11”消费投诉与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双11”券后价更贵、价保套路深、产品质量难保 ...[详细]
-
中新财经4月16日电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15日发布关于金融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提出对于因疫情影响货车司机偿还汽车贷款暂时存在困难的,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钱成熙 综合报道在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三周年来临之际,巴黎圣母院宣布了一系列修复工作进展,其中还包括在修复中于教堂地下意外获得的考古发现,考古专家称之为“非同寻常、激动人心的宝藏”。这次发 ...[详细]
-
今天4月17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表示,根据任务计划安排,2022年将实施6次飞行任务,完成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6次任务 ...[详细]
-
11月22日,俏江南集团前CEO汪小菲和艺人徐熙媛离婚纠纷一事持续发酵,网传汪小菲提到的一款床垫产品来自海丝腾Hastens),因单价超过百万引发关注。据悉,海丝腾是一家来自瑞典的顶奢床垫品牌,被称为 ...[详细]
-
新华社旧金山4月15日电记者吴晓凌)公司15日宣布,在收到针对公司的收购要约后,公司董事会一致通过一项有期限的保障股东权利计划,即“毒丸计划”。“毒丸计划”是上市公司董事会为防止恶意收购、稀释股份的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