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13.6% 不良量率十一年来首次双降
中国网财经3月28日讯(记者 曾蔷)于日前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中信增报告期内,银行中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045.57亿元,年净同比增长5.05%;其中实现非利息净收入566.61亿元,利润良量率年同比增长28.15%;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同比净利润556.41亿元,同比增长13.60%,首次双降增速创近8年来新高;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A)为0.72%,中信增同比上升0.03 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10.73%,银行同比上升0.62个百分点,年净迎来2013年以来的利润良量率年首次同比双升。董事会建议分派年度股息每10股人民币3.02元,同比为上市以来最高。首次双降
面对业绩,中信增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在发布会上表示,银行他在2019年上任之初就提出“谋远”“谋好”“谋快”并举,年净在追求较快发展的同时,要实现有质量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三年来,中信银行是按照这个理念来谋篇布局的,2021年更是如此,年报业绩和发布会传递的信息也印证了这一点。
方合英称,在谋快方面,利润增长快,非息收入增长好。在谋好方面,资产质量实质性好转,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资产结构大幅优化。在谋远方面,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各板块组织架构变革稳步启动,在新三年规划基础上,制定了“342强核行动方案”,全面开启以构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能力为主线的新一轮发展。
就中信银行2021年度业绩具体来看,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80,428.8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08%;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48,559.6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55%;客户存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47,365.8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60%。报告期内,中信银行普惠贷款、制造业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较年初分别增长21.8%、10.5%、70.2%,均高于平均贷款增速,特别是法人普惠贷款突破千亿,近3年增长10倍;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0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40%。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实现不良贷款量率“双降”,不良贷款余额674.59亿元,比上年末减少59.93亿元,下降8.16%;不良贷款率1.39%,比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逾期6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78.43%,比上年末下降2.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0.07%,比上年末上升8.39个百分点。
对于资产质量实现优化,方合英指出,三年前中信银行提出打造“控风险有效、促发展有力”的风控体系,几年来一手建体系,一手“控新清旧”狠抓资产质量,去年资产质量迎来“转折点”,不良量率十一年来首次双降,资产质量的诸多指标全面向好,很多指标创近年最好。方合英称,数据表现的是结果,数据背后的支撑他们更有信心。因为中信银行风控体系的日臻完善,建立了覆盖全机构、全客户、全产品、全流程的统一授信体系,建立了专职审批人制,实施行业研究、授信政策、审批标准、营销指引、资源配置的“五策合一”;因为资产结构的持续优化,中信银行的个贷与对公贷款规模相当,而且对公贷款向好行业、好区域集中;投资类资产安全性、流动性高;更因为“历史包袱”的基本卸下,大额问题资产得到有效处置,表外风险资产计提了较充足的拨备。
2022年是中信银行成立35周年。中信银行表示,将更好地依托中信集团综合化平台,进一步发挥“1+1 2”的协同优势,努力构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三大核心能力,打造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内核”,支持实体经济与经营发展同向发力,并通过金融科技的赋能,推动经营管理更有“智慧”、开放共赢更有“生态”、服务客户更有“温度”。
(责任编辑:时尚)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覃澈)9月1日,首款带有莆田鞋集体商标的授权原创新品——“超火异形鞋”上线电商平台,标志着莆田鞋业正式进入“原创品牌”时代。据公开资料显示,该款鞋是由首批获得“莆田鞋”集体商标之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中国人“上九天揽月”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变成现实。11月28日,中国载人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我国已具备开展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实施条件。太空探索和月球探索 ...[详细]
-
来源:华尔街见闻炼油厂结束设备维护,供应增加,加之需求落后于往常季节性水平,双重打击下,美国零售汽油均价回吐俄乌冲突以来所有涨幅,较今年6月的油价高峰跌去将近30%。在美国年末重磅假期感恩节前后,美国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湘股策作者 | 谌食其新能源汽车销量拉动之下,锂电行业的超高景气期已持续了近三年。但是,即便在行业高光时期,也并非所有业内企业都“钱景”光 ...[详细]
-
马斯克进一步压缩因裁员和辞职而瘦身的推特团队,从周日晚开始解雇更多销售部门的员工。上周,马斯克要求员工要么承诺投入他更为“硬核”的新团队要么辞职。据知情人士透露,认同他愿景的销售员工数量超过大量请辞的 ...[详细]
-
本报记者 李 冰 余俊毅相比往年,银行2023年的“开门红”营销要更早一些。连日来,《证券日报》记者通过线上等多渠道采访调查发现,发力存款业务和信贷投放是各家银行明年“开门红”营销的重点布局领域。零壹 ...[详细]
-
11月30日消息,小鹏汽车披露2022年三季报。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收68.2亿元,同比增长19.3%;净亏损为人民币23.8亿元,环比收窄12.0%。 ...[详细]
-
总投资545.8亿元 西延高铁西铜段 西渝高铁陕西段开工建设
11月30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西延高铁西安到铜川段,西渝高铁陕西段和西安东站三个高铁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西安到延安的西延高铁全长29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分西安至铜川、铜川至延安 ...[详细]
-
【市场综述】【股指期货】IF2212周五资金流入20.49亿,成交83229手,持仓增加7982手,期价跌0.07%。早盘高开,盘整后下探3805止跌,随后放量上冲3850未果回落到3812附近,日线 ...[详细]
-
风暴中的核子基因:总部对话隔着玻璃门,实验室员工称“完全谢绝访客”
核子基因旗下多家核酸检测公司频频出事,被多次行政处罚。核子基因深圳总部。时代财经摄“假阴”事件沸沸扬扬。据兰州市卫健委通报,11月24日上午,兰州市七里河区依据核酸检测结果组织转运阳性感染者时,发现个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