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一季度实现扭亏,长视频能否靠“开源节流”翻身?
2021年5月,开源节流爱奇艺创始人龚宇曾做出一个“预判”,爱奇他认为爱奇艺或将在5年内实现盈利。艺季一年后,度实这个目标至少“暂时”实现了。现扭
根据近日爱奇艺披露的亏长靠翻第一季度财务数据,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2.77亿元,视频身比上年同期的开源节流79.68亿元下降约8.67%;归属于爱奇艺的净利润为1.69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3亿元。爱奇对于长期淹没在亏损阴影下的艺季长视频行业来说,爱奇艺的度实盈利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亏损依然是现扭行业常态
对比其他平台的近期数据,亏损依然是亏长靠翻常态。在爱奇艺一季度盈利之前,视频身“亏损收窄”甚至可以算是开源节流业内的好消息。
阿里巴巴集团2022财年第四季度(2022年1月1日至3月31日)财报显示,优酷日均付费用户同比增长14%,同时通过审慎投资于内容及制作能力,持续改善运营效率,实现“亏损同比收窄”。腾讯在今年一季度财报中并没有提及腾讯视频过多数据,在2021年财报中也没有详细标明腾讯视频的亏损数据,只是提到“正采取措施优化成本,减少腾讯视频的财务亏损”。
虽然实现了“扭亏为赢”,但爱奇艺的总营收从去年一季度开始就是持续下降的。这也被外界认为,盈利很大程度应归功于对成本的控制。
事实上,降本增效已经是整个视频行业共识的策略。今年年初,腾讯视频副总裁韩志杰在朋友圈发文称“开了史上最惨烈的项目决策会”—— 70余个项目过会,最终只通过了2个;优酷剧集中心总经理谢颖也在朋友圈也公开表示,年前最后一次立项会,53个剧集项目过绿灯会,最后只锁了一个IP。腾讯、优酷两大平台共计120多个项目,仅审核通过了3个,这意味着在内容成本方面,各个平台都开启了非常严格的审核筛选。
会员涨价就能一劳永逸?
盈利的账除了节流,还有开源。作为平台最大的收入来源,一季度爱奇艺会员服务收入44.71亿元,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8.5%,在总营收中的占比61.4%,创历史新高。会员收入的提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去年爱奇艺会员涨价。近两年爱奇艺已经两次上调会员价格。最近一次是2021年末,提价后爱奇艺黄金VIP普通包月会员由25元提至30元,涨幅20%;连续包月、普通季卡和连续包季也在调价之列。
近半年来看,各长视频平台均拉开了“涨价”序幕,包括芒果TV、咪咕、腾讯等。腾讯视频更是在一年之内进行过两次上调——去年4月,腾讯视频已经进行过一轮最高50%涨幅的价格调整;今年4月,腾讯视频再次调整了连续包月、包年套餐,以及季卡、年卡的价格,涨价幅度最高为25%。
但涨价带来了另一个难以预测的结果,即质量问题。“视频质量是个难题,而且众口难调,很难说提价之后的质量是升是降,”有业内人士对红星资本局表示。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把频繁上调会员价格形容为“自杀式的模式”,“这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决策,要考虑频繁涨价的同时,会员也会造成流失。”
在向凯看来,爱奇艺一季度的盈利并非真正靠内容实现,而是由会员涨价、裁员、减少剧作、砍掉综艺等多重因素导致。“勒紧裤腰带的盈利模式不可效仿,爱奇艺的盈利也不能说明长视频的春天就来了。”
“关键在于减负同时,要在内容输出上保量增值。平台应该想想怎么从内容制作上吸引高质量团队。”向凯对红星资本局表示。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樊宏伟
(责任编辑:探索)
-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青木】德国总理朔尔茨29日表示,欧盟应该改革“一致同意”决策方式,逐步过渡到“特定多数同意”。德国总理朔尔茨资料图据德新社29日报道,朔尔茨当天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查理大学发表演讲时称 ...[详细]
-
银保监会发布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 多项禁令指向增额终身寿险
本报记者 冷翠华记者1月15日从业内了解到,银保监会人身险部近日下发《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3版)》以下简称“负面清单”),共明确了90条禁令,较上一年新增了8条内容,其中多项禁令指向增额终身 ...[详细]
-
2023版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扩容至90条,新增多项直指增额终身寿险
近日,界面新闻从业内获悉,银保监会人身险部近期向行业内人身险公司发布2023版负面清单,共90项禁令,其中新增多项直指增额终身寿险。与2022版负面清单相比,2023版负面清单新增8条内容,并在202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转自:证券日报李春莲兔年即将来临,一家名叫的公司先火了。作为A股唯一一家名字中含“兔”字的上市公司,在进入2023年以来的9个交易日,兔宝宝已收 ...[详细]
-
三星Galaxy Tab S8 FE平板电脑爆料:搭载LCD屏,支持手写笔
去年 5 月份,三星发布了 Galaxy Tab S7 FE 平板。此后,一直有消息称三星将发布型号为 SM-X500 和 SM-X506B 的三星 Galaxy Tab S8 FE 平板电脑。今年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报记者 康曦 杨烨2023年新能源基建火热开局,多家上市公司发布新能源基建项目中标、投资计划等公告。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中标项目涵盖光 ...[详细]
-
每经记者 王佳飞 每经编辑 陈梦妤 “应该是抢我们海淀的客源吧。”被问及位于昌平区的汇智里为何要在距离较远的海淀区设置售楼处,富华里销售人员不置可否。2023年1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了北京 ...[详细]
-
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 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港湾商业观察》王心怡在颜值经济盛行时期,一些“秃如其来”的烦恼,带来了一个行业的兴盛。过往数年,中国的植 ...[详细]
-
香港《亚洲时报》8月30日文章,原题:为什么华盛顿必须谨慎应对台湾问题 自从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8月初到访台湾之后,台北便成了美国议员例行目的地。美国总统拜登据称曾劝佩洛西放弃此访,且并不乐见随后的团 ...[详细]
-
【市场综述】【股指期货】IF2301周五资金流入20.33亿,成交56670手,持仓增加5787手,期价涨1.6%。周五跳空高开高走,放量突破4050,日内阶梯上涨,尾盘最高价收盘,日线收一放量光头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