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报告:中国的全球供应链 竞争新优势正在形成
全球供应链正在进行调整,商务中国的部报竞争优势会受到威胁吗?
2022年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举办期间,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报告《跨国公司在中国:全球供应链重塑中的告中国的供再选择》。
报告指出,全球跨国公司仍将中国视为重要投资目的链竞地。美国科尼公司2022年1月公布的争新正形《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的优势外商投资信心指数排名从2021年1月第12位上升到2022年第10位。
在全球供应链加速重塑过程中,商务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部报重要中心之一,既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告中国的供也面临巨大挑战。全球跨国公司作为中国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的链竞重要纽带,在推动中国适应全球供应链调整、争新正形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优势中国以强大的商务市场、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能力、逐步提高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日益优化的投资环境将共同构筑产业链供应链竞争新优势,这些新优势也将进一步助力跨国公司在中国更好地发展。
中国的全球供应链竞争优势依然明显
报告认为,随着全球供应链加速调整,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区域中心之一,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也将发生一定变化,成本价格低、大规模生产等传统优势可能会被削弱,但产业配套完整、市场空间巨大、劳动生产效率较高等核心供应链竞争优势仍然明显。
具体来说,中国制造业供应链规模庞大。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2021年,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由2010年的18.2%提高到近30%,相当于美(16%)、德(7.4%)、日(5.2%)三国之和,在全球占有绝对优势,印度、越南等其他国家在短期内无法超越。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全球90%的个人计算机、80%的空调、75%的电池板、70%的手机和63%的鞋子均产自中国。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配套完善。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一旦供应链遭到破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自主修复和恢复。
世界各国对中国供应链高度依赖。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报告显示,全球186个国家和地区中,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是中国的有33个,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是中国的为65个。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占全球比重也持续提升,在2020年达到19.5%,明显高于美国(5.0%)、德国(9.6%)和日本(4.5%)等制造业大国。
竞争新优势正在形成
近年来,全球制造业FDI流入规模和占比呈现“双降”态势,但中国制造业利用外资规模保持相对稳定。2021年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337.3亿美元,同比增长8.8%,比全球制造业FDI增速高出1.1个百分点。制造业利用外资占全行业利用外资比重从2018年的30.5%下降到2021年的19.4%。这一是因为三次产业结构升级的替代效应,二是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倒逼效应。
但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低成本竞争优势有所弱化。2016~2020年中国制造业月工资年均增长率为9.84%,既高于美国(3.77%)、日本(0.75%)、 韩国(1.60%)等发达国家,也高于越南(4.54%)、印度(1.47%)等发展中国家。
从绝对数来看, 2020年,美、韩、日等发达国家制造业月均工资分别为中国的4.8、3.8和2.6倍,越南、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月均工资仅为我国的1/3、1/5。与主要国家相比,中国在工业用水价格与天然气价格方面略有优势,但工业用地价格为越南的2.8倍、印度的3倍。
但是,中国在劳动生产率、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市场规模等方面的高性价比优势日渐凸显,同时,随着中国政府持续实施一系列改革开放和转型发展的政策举措,中国在供应链综合效能、创新应用场景、开放型经济体制等方面将形成供应链竞争新优势,对跨国公司投资中国仍具有较强吸引力。
报告认为,劳动生产率是决定一国经济是否具有未来增长性的标志性指标,是现代供应链效能水平的重要体现。根据世界劳工组织统计,中国是全球劳动生产率增长最快的国家,年均增长率达6.7%,高于全球平均增速5.1个百分点。2021年,中国劳动生产率达16512美元/人,也显著高于越南(3905美元/人)、印度(6688美元/人)和印度尼西亚(9151美元/人)等地。
中国国际物流供应链优势持续增强。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前10名的港口当中,中国分别占了8席和7席。主要港口平均作业时间明显优于国外主要港口。2022年5月份我国集装箱港船舶平均的在港时间、在泊时间分别是1.98天、1.04天,明显低于国外主要集装箱港口平均水平的3.3天和2.4天。
在创新应用能力方面,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已经由1.9%提升至2.4%,基本上达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疫情前)2.5%的平均水平。我国在新生产要素上也具备明显优势。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统计,截至2021年,中国数据产生量约占全球数据产生量的23%,位列全球第一。
中国在亚洲区域供应链中也正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仅从亚洲主要经济体对中国贸易依赖看,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20年,东盟、日本和韩国从中国进口占其从全球进口的比重比2012年分别提高11.1、4.5和7.7个百分点。中国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投资中国意味着与整个亚洲地区建立紧密的贸易联系,投资中国意味着投向更为广阔的增长空间。
(责任编辑:娱乐)
-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要主动发现新市民金融需求,善于创造新市民金融需求
2022论坛年会于11月21日至23日在金融街举行,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论坛上表示,要主动发现新市民金融需求。肖远企指出,新市民是个很大的群体,涉及行业 ...[详细]
-
3月以来,我国累计本土新冠感染者已经突破50万例。虽然全国疫情形势呈现逐渐企稳态势,但各地动态清零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从国际视野来看,我们该如何认识目前国内的疫情态势?当下为何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详细]
-
把脉A股年报:15位董事长年赚超千万 科锐国际人均薪酬199.43万元
随着A股上市公司年报密集披露,截至4月22日盘前,A股4794家上市公司中,共有2478家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度报告,占比51.68%。Wind数据显示,按照“应付职工薪酬本期增加值)/员工人数”公 ...[详细]
-
△4月21日,英国首相约翰逊访问印度当地挖掘机工厂。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21日起访问印度,拟与印度签署价值10亿英镑的双向投资大单,提升两国在绿色能源、电动汽车、卫星发射等领域合作。围绕俄乌冲突问题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日前,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披露年报,2021年度,该公司实现净利润159.31亿元,同比增长185.34%,超出市场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年报数 ...[详细]
-
现在是货币和财政政策外的其他政策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全球通胀环境可能已发生持久性转变。博鳌亚洲论坛22日举行的“全球通胀、加息潮与经济稳定”分论坛上,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 ...[详细]
-
全球最大水泥制造商Holcim周五报告第一季度利润和销售额均实现增长,并上调了2022年的销售预期。该公司当季未计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2.1%,至6.14亿瑞郎;净销售额从上年同期的53.6亿瑞郎增至6 ...[详细]
-
董少鹏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论坛年会上发表演讲,就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作出阐述,强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两点论、辩证法,把“中国特色”和“资本市场一般规律”两方面理解透、结合好。这 ...[详细]
-
全国法院超95.7%案件能当场立案,最高法:“立案难”已成历史
一般人:全国法院超95.7%案件能当场立案,最高法:“立案难”已成历史记者 | 张倩楠2022年4月2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改革举措与成效举行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