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馆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变身“流量明星”,机器人新场景应用遍地开花
原标题:探馆2022世界大会:人形机器人变身“流量明星”,流量明星机器人新场景应用遍地开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缴翼飞北京报道
灵巧跳跃的探馆机器狗、难辨真假的世界仿生机器人、形态多样的机器机器医疗机器人……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本届大会以“共创共享共商共赢”为主题,人大人新将围绕先进制造、形机前沿技术、器人人工智能、变身遍地国际合作等13个覆盖产业链上下游板块的场景前沿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博览会设置了创新技术展区、应用工业机器人展区、开花服务机器人展区、流量明星特种机器人展区,探馆围绕全产业链上下游机器人技术创新成果及应用场景,世界集中展示机器人先进技术和产品,机器机器打造集成应用新高地。
“今年的展览共有500多件先进技术机器人产品亮相,今年展会上会有36个首发产品,创历年来大会之最。”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副总指挥梁靓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从产业层面看,今年推出的机器人应用除了传统生产、生活服务之外,还有农业、矿山、医疗、建筑等方面的新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人形机器人在本次大会上备受关注。“机器人+”的概念也逐渐落地明晰,在农业、制造业、物流、医疗、金融、家居等行业形成多类型的应用场景。取代机械可重复的繁重人力劳动,正成为整个机器人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
人形机器人“呼声渐起”
人形机器人是此次大会的“流量明星”。此前,马斯克表示将在9月的特斯拉AI日上公布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小米发布了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人形机器人产业再度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次博览也会在序厅专设了人形机器人专区。
刚步入展厅,就能看到来自大连蒂艾斯机器人公司的仿真人形机器人邓丽君献唱《我只在乎你》,口型与歌词完美契合。展台上还有一个名为“西尔”的仿生机器人,不仅与设计它的工程师长相一模一样,还能与真人互动交流。该公司联合创始人、CEO李博阳介绍,该款EX机器人凭借全身140多个自由度,能展现出鲜活姿态和表情。未来还将继续探索EX机器人在老人陪护、企业前台、政务服务、教育科普等领域的应用落地。
人形机器人不仅长得像人,在动作设计上也越来越接近人类。隔壁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高精尖创新中心展台上,“汇童”第七代高动态仿人机器人表演了走、跑、跳等一系列精细动作。该展台负责人介绍,这种机器人在升级之后,不仅拥有多自由度的灵巧手指,手臂、腰部、头部也都增加自由度,可以实现奔跑最高速度每小时6公里,跳跃高度0.5米,跳跃距离1米。
就在北理工展台的对面,也有一台双臂机器人正在翩翩起舞。作为云端机器人创造者、制造商和运营商,达闼科技在本次大会上发布了新一代智能柔性执行器SCA2.0和云端智能双臂服务机器人M3。该展台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智能柔性执行器SCA集成了“通信+计算+传感+动力”等多种功能,其标准化和规模化也同时解决了成本问题。由SCA搭建而成的人形机器人也可以提供迎宾接待、引导讲解、群舞演绎、业务办理、养老陪伴等服务。
申银万国证券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设计是模拟人的行为,其相关产业链环节包括AI系统(大脑)、机器视觉(眼睛)、屏幕板(面部)、传感器(五官、四肢等)、执行器(四肢)等。特斯拉、小米等人形机器人的陆续发布,具有产业风向标作用,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机器替人”大趋势。
研报指出,相比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更加通用,与人互动场景更加多元,有望打破工厂、商用和家用壁垒,成为继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之后新的商业入口。
达闼创始人兼CEO黄晓庆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继PC、手机之后,智能机器人特别是服务型机器人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三台计算机,集机器人、5G和人工智能融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机器人会超越汽车成为人类下一个伟大的工业,除了加强机器人硬件技术的研发,还要为机器人创造出端到端的服务体系,着力构建智能机器人时代的神经网络。
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的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5亿美元提升至2027年的173亿美元,千亿元蓝海市场未来可期。
民生证券预计,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到2025年将达到630亿元,到2030年达到3720亿元。
“机器人+”新场景加速涌现
8月15日,科技部公布了《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首批支持建设智慧农场、智能港口、智能矿山、智能工厂、智慧家居、智能教育、自动驾驶、智能诊疗、智慧法院、智能供应等10个示范应用场景,旨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助力稳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届博览会也创新推出以“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展览模式,展示了机器人在制造、医疗、建筑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共计130多家企业的500余件产品参展。
在“机器人+农业”专区,展示了大田作业、林果采摘、畜禽养殖以及设施农业作业等多种功能的机器人,可以利用多种传感器对农作物和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和分析,实现高速实时传输数据,无缝驱动机械臂可广泛应用于解决蔬果采摘、除草、收获等多种需求。
在“机器人+医疗”专区,一批最新的医疗机器人登台亮相。直观复兴、元化智能、等品牌的医疗机器人为观众展示了机械臂完成手术的过程。只需在患者皮肤上打开一个小切口,医生就可以通过3D电子内窥镜和两条机械臂进行微创手术,规避轻微颤动导致的损伤,还可以代替医生完成血管介入手术,让介入手术的医生远离射线的威胁。
此外,核酸检测的相关机器人应用也明显增多。清华大学、无锡百泰克生物技术公司、清春富智(苏州)高新技术公司联合推出了全自动快速核酸采集检测一体机;新松机器人推出了多可便民核酸采样亭;航天科工智能机器人也推出了智能咽拭子采集机器人。
“机器人产业正在迎来一个创新发展、升级换代的重要机遇期。”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8月19日召开的主论坛上表示,在市场需求牵引、技术突破带动、政策引导支持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工业机器人已在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中广泛应用。随着行业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挖掘,机器人领域也涌现出⼀批独具特色、突破传统作业边界的新产品。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36.6万台,比上一年增长68%;服务机器人产量921.4万台,比上一年增长47%。2021年机器人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也达到了101家,涵盖整机核心零部件和系统集成等各类企业。
辛国斌表示,接下来,将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支持国内外机构组建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建立供应链伙伴关系,积极建设机器人国际创新资源开放合作平台,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开放场景资源。同时,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加强机器人知识产权保护,共同开展机器人伦理道德及法律规范研究,建立标准国际交流合作机制,促进政策法规、质量标准、检验认证的衔接。
(责任编辑:探索)
-
丰田11月22日发布12月生产计划。由于新冠防控造成的零部件短缺,预计12月的全球计划产量约75万辆,其中日本约25万辆,海外约50万辆。而今年11月全球计划产量约为80万台日本国内约25万台,海外约 ...[详细]
-
当地时间9月14日,特斯拉公司在一项集体诉讼中被起诉,理由是其对自动驾驶进行虚假宣传。目前,美国加州北区地方法院已经受理这起诉讼。起诉书表示,特斯拉自2016年以来明知其自动驾驶技术并不成熟,却仍宣称 ...[详细]
-
索尼大杀器PSVR2是一款采用OLED屏幕,单眼分辨率达2000x2040的有线式虚拟现实头戴装置。数毛社编辑盛赞PSVR2好用又好玩。由于OLED天生对比度无穷大,黑位黑得十分到位,没有LCD屏那种 ...[详细]
-
2022年9月14日,江苏南通,航拍通沙汽渡停靠在码头的渡船。受台风“梅花”影响 江苏南通过江汽渡全部停航。 视觉中国 图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9月14日晚在浙江舟山普陀沿海登陆,15日凌晨在上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中汽协会数据”微信公众号11月21日消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年10月,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的属性,市场恢复难度更大,仍处于低位徘徊态势。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 ...[详细]
-
美股暴跌后迎来反弹,A股抗跌,外资坚守!全球股市走出恐慌时刻了?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 Wind万得 美股周二大跌带动周三亚太市场全面走弱,多个经济体股市跌幅超过2%,而A股两大股指跌幅则小的多,仅在1%左右。经过大跌后周三美 ...[详细]
-
天津楼市调控新政:外地户籍新市民、大学毕业生连缴6个月社保可购1套住房
每经记者 王佳飞 每经编辑 陈梦妤 9月16日晚间,天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官网发布《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7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非本市户籍且在本市就业 ...[详细]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撰文 | 文烨豪 编辑 | 吴先之来源:光子星球过去的三年间,看似格局已定的云计算赛道,上演着贴身肉搏的戏码。2019年,外界盛传京东云与金山云密 ...[详细]
-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最快”图数据库开源,TuGraph开启新里程
蚂蚁集团开源图数据库TuGraph并成立图计算开源技术委员会 采访对象提供下同)新民晚报讯记者 金志刚)图数据库领域权威测试世界纪录保持者,蚂蚁图数据库TuGraph宣布开源。今天下午,2022世界人 ...[详细]
-
9月16日,知名私募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睿郡资产)发布关于增加公司注册资本的公告。公告称,经睿郡资产股东会审议通过,原公募明星基金经理董承非,正式成为公司重要股东,持有公司20%股权。成为睿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