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持续大幅回笼资金下市场利率快速回升 流动性会收紧吗?
1月以来,央行央行公开市场持续净回笼,持续场利截至1月10日,大幅动性已经累计净回笼17040亿元。回笼会收央行持续净回笼下节前市场对资金面担忧情绪加重,资金银行间资金面整体呈现收紧态势,下市资金价格有所上涨。率快
市场人士指出,速回升流随着税期和春节的央行临近,缴税走款和春节取现等因素对资金面构成一定扰动,持续场利资金利率波动幅度较大,大幅动性D(银行与银行间以利率债为质押物的回笼会收1天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由1月5日的0.5%附近快速回升至1%左右。
1月资金面仍有收敛压力
华北某银行交易员对贝壳财经表示,资金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自9日午盘后逐步收紧,下市1月10日流动性延续紧张态势,率快隔夜资金利率迅速走升,不过机构间仍可平掉头寸。虽然春节前资金面有季节性收敛压力,但收敛幅度可控,预计后续资金利率仍有抬升可能。
对于资金面收敛的原因,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指出,春节前居民企业取现需求大幅增加,预计1月M0(流通中现金)和库存现金对流动性约有1.4万亿元负向影响。
不过华福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清荷认为,春节取现效应的影响越来越弱。在纸币盛行的时代,由于春节前置办年货、走亲访友等资金需求,取现效应对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电子支付、转账、红包等普及率已经极高,春节前的取现需求已经大幅减弱,从而对银行间资金面的影响逐渐式微。
此外,1月为缴税大月,缴税走款对流动性产生的冲击仍不可小视。董琦预计,从季节性角度看,1月缴准环比增加2300亿元,政府发债发行也将对流动性形成“抽水效应”。
国债方面,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一季度国债发行计划,预计2023年1月国债净融资约为-1500亿元;地方债方面,根据地方债一季度发行计划,预计2023年1月将地方债净融资约5565亿元。固收首席分析师李一爽表示,1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较小,叠加财政支出发力,预计政府存款环比增加约3800亿元,低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对流动性的负面影响减弱。
央行持续回笼流动性或将告一段落
市场人士认为,2022年末央行为维护年末流动性平稳,连续大幅投放资金,过年后银行间充裕的资金导致利率一度跌至较低水平,因此央行连续回收流动性,以维持银行间资金面整体均衡的态势。
随着以D为代表的市场利率水平逐渐回归至政策利率水平(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2%)附近,预计央行持续大规模回笼流动性或将告一段落。
面对税期和春节的临近造成的资金面压力,预计后续央行将继续通过灵活的公开市场操作,对资金缺口削峰填谷。国泰君安固收首席分析师覃汉认为,预计央行依然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MLF、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等额补充银行体系流动性,因此春节的流动性摩擦能被很好地消除。
董琦分析称,若央行不进行任何公开市场对冲,1月流动性有约5万亿元的缺口;若央行进行MLF(中期借贷便利)完全对冲,并搭配逆回购每日续做以及结构性货币政策,流动性仍有24330亿元的缺口。此外,1月存在MLF超量续做的可能性(超量1000亿元),此时流动性仍有23330亿元的缺口。在MLF超量续做的基准情况下,预计1月超储率将回落至1.1%左右。
研究所固收分析师张伟表示,央行如果持续缩量续做公开市场操作量,则意味着后续降准的概率会提升。经济弱恢复,通胀压力下,汇率也在升值,央行主动收紧流动性的可能性较小。而如果央行持续在公开市场缩量,这可能说明央行可能选择其他工具来应对缴税和春节取现带来的流动性需求。
央行对资金面的支持仍将持续
从央行近期的表态来看,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此前表示“2023年货币政策力度不能小于2022年”,上述表态尚未过去一个月,从政策的一致性角度来看,央行对资金面稳中偏松的整体取向仍未变,资金面长期大幅收紧的情况几乎不会出现。
此外,目前国内经济复苏仍在过程中,从央行货币政策配合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央行不但没有收紧货币政策的压力,反而具有保持货币政策较松以支持经济复苏的动机。
从机构的角度观察,由于前期理财赎回潮后,投资者资金由理财向存款搬家,不仅是个人存款,同业存款和企业存款也均有所增加,导致银行可供融出资金的增长。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短期内货币政策将延续稳增长取向。一季度宏观经济仍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这意味着2023年初货币政策还将延续稳增长取向,一季度各项金融支持政策将保持连续性。
年初市场流动性持续收紧的可能性不大,央行还会引导市场流动性处在偏于宽松状态,即市场利率中枢不仅会继续运行在相应政策利率下方,而且上行的斜率会较前期放缓,不排除阶段性下行的可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张晓翀
编辑 孙文轩 校对 柳宝庆
(责任编辑:热点)
-
百万医疗险“鼻祖”又有新动作。11月22日,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友刚在该公司产品及服务升级发布会上表示,从消费者角度看,随着疾病发生率、发生时间和疾病种类的不断变化,消费者追求的是健康险后 ...[详细]
-
【小鹏回应P7高架辅助驾驶撞人致死 :全力配合调查中】#小鹏汽车回应宁波辅助驾驶事故# 8月10日,宁波一辆小鹏P7在高架路行驶时,与前方检查车辆故障人员发生碰撞。据小鹏汽车车主称已开启驾驶辅助系统,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8月11日消息,两市高开后震荡拉升,沪指涨超1%,创指涨超2%站上2700点,北向资金大幅流入,半导体芯片、消费电子、医药医疗等涨幅居前,券商股 ...[详细]
-
会持续火热还是昙花一现?【猎云网 北京】8月11日报道文/韩文静)陆冲取代飞盘,成为新流量密码。这项起源于美国加州的小众运动,全称为陆地冲浪,是滑板运动的一项分支,靠身体扭动就能前进。社交平台中,追求 ...[详细]
-
台湾《经济日报》11月22日消息,英特尔公司重启代工业务的主将塔克尔Randhir Thakur)将离开这家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发出电邮声明称,塔克尔“已决定离开他的职位,追求公司外部的机会。他会待到2 ...[详细]
-
811汇改七周年:的韧性与底色欧阳晓红/文 当今年反复飙升时,人民币贬值心魔——虽未完全消退,却也已然淡化。从什么时候开始,市场主体对汇率波动变得风轻云淡?这背后是经济韧性、制度设计,更有持续加码的压 ...[详细]
-
高铁不仅是一条便捷的交通通道,其衍生出的高铁产业和高铁经济更是相关城市争先进位的“大杀器”。▲2021年5月27日,高铁列车从青岛胶州湾畔花海驶过。近期,我国首次出口国外的高速动车组——雅万高速动车组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此前担任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的潘贤掌已任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日前,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网站更新了潘贤掌的简历信息。潘贤掌,男,1972年9月 ...[详细]
-
消息称台积电3nm代工报价高达2万美元,苹果iPhone 15/Pro系列等新品会转嫁成本至消费者
IT之家11月22日消息,据电子时报,台积电在7nm以及5/4nm战役上全面胜过了三星电子,而由于三星5/4nm以及3nmGAA代工良率过低,大多数半导体公司不得不加强与台积电的合作关系,最终台积电 ...[详细]
-
8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发布后,台湾方面表示他们不会接受大陆方面建立“新常态”。作为回应,台湾今天也举行了新一轮的实弹演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