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违规场外期权被调查,涉及三百多人?传言有些离谱
来源:金融投资报
近几年,基金经理及百有关“基金经理”的违规各种话题,从开始大赚下的场外查涉传“饭圈化”追星,到后来巨亏时的期权集体“塌房”,似乎每隔一段时间,被调基金经理们的多人话题就要刷屏一次。
这两天,有离#基金经理#的基金经理及百相关话题又一次冲上热搜,而同样刷屏的违规话题,还有一条名为#场外期权#:近日,场外查涉传网上有多则传言爆料称,期权疑似多位公募基金经理因违规参与场外期权交易,被调被警方带走调查,多人还有说法表示,有离事件涉及300余名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及百锁定30余人……
近日部分网传图片
“违规场外期权”传言引热议
资料显示,场外期权是指在非集中性的交易场所进行的非标准化的金融期权合约的交易。其性质基本上与交易所内进行的期权交易无异,两者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场外期权合约的条款没有任何限制或规范,例如行使价及到期日,均可由交易双方自由厘订,而交易所内的期权合约则是以标准化的条款来交易。
就特点而言,场外期权基本属于“单对单”的交易,当中所涉及的只有买方、卖方及经纪共三个参与者,或仅是买卖双方,并没有一个中央交易平台。故此,场外期权市场的透明度较低。
据介绍,这一过程中,基金经理对于自己看好的股票,会先通过场外期权的通道下单看涨期权,然后再用自己管理的公募资金建仓拉升股价,过程中还可以添加杠杆,以10倍杠杆为例,若股价涨幅达30%,场外期权的浮盈则超300%。由于场外期权非常灵活且相对隐蔽,故而套路也更多,更加难以发现。
在部分分析看来,如果传言属实,那相关行为的性质或与“老鼠仓”无异,区别只是“老鼠仓”使用基金经理个人(或亲属、关系户)的资金直接在低位建仓,而传言中的违规场外期权多了一个“买入期权”的过程,而结果都是“损公肥私”——利用公募资金抬价令个人买卖获利。
因此,消息曝出后迅速引发热议,#基金经理#、#场外期权#等话题还一度登上热搜。
有网友十分愤慨,表示“全部抓起来,大A就有希望”;有网友则十分失望,认为这种环境“难怪股民基民都赚不到钱”;不过,也有网友对传言中的种种说法抱持怀疑态度,表示“造谣一张嘴,全靠跑断腿。”
业内:操作违规、传言离谱
值得注意的是,若爆料中提到的违规行为存在,那即便300多位从业人员因操作违规遭到监管的集中打击或许也不奇怪,因为在此之前,监管就曾对老鼠仓行为进行过集中处罚,甚至不止针对基金经理,还针对基金公司。
查询资料可以发现,2015年1月30日,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曾宣布,由于核查发现部分基金公司存在不同程度内控缺失,因此拟对5家基金公司采取责令限期整改3到6个月不等的监管措施,期间暂停受理其公募基金产品注册,并对相关责任高管人员依法采取出具警示函;此外,对6家基金管理公司依法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在当时分析看来,这也是证监会在针对大批涉嫌老鼠仓的基金经理的查处之后,首次针对涉及老鼠仓的基金公司进行批量处罚。
此外,也有观点将违规场外期权的传闻,与近期基金经理密集离职的消息联系到了一起。
数据显示,在8月5日至9日期间,关于基金经理离职、变更的公告约有100条,其中不乏管理大量基金产品的明星基金经理,规模最大者一口气卸任了在管的24只产品。
而回顾此前,有数据显示,在2014年监管密集打击老鼠仓期间,仅上半年就有多名行业高管相继离职,基金经理变更次数多达396次,几乎相当于2012年全年的变更次数,其中离职的基金经理就有近百位。
不过随着消息发酵,也有不少业内人士对“基金经理做场外期权被查”“涉及300多位,锁定30多位”等消息予以了否认。
据第一财经报道,对于相关消息,目前尚未有基金公司进行正式回应,但多位内部人士都进行了否认。有华南公募基金人士表示,“这个传言说涉及三百多位基金经理,确实有些离谱”;另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则直接予以否认,“与我们公司无关”;还有基金经理指出:“如果基金经理已经在公募基金公司任职,是不能参与场外期权的。因为公募基金的底层逻辑是代客理财、普惠金融,职业操守是不允许做这件事的。如果真的私下去做,是属于违规的。”
相关风险防范愈受关注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券商场外衍生品业务的迅猛发展,关于相关风险的防范也愈加受到关注。
中证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场外衍生品市场存量初始名义本金规模20167.17亿元,全年累计新增84038.01亿元,同比增长76.56%。而场外衍生品业务主要包括收益互换及场外期权,其中,收益互换存量名义本金规模为10260.67亿元,全年累计新增47727.35亿元,同比增长121.46%;场外期权存量名义本金规模9906.5亿元,全年累计新增36310.66亿元,同比增长39.41%。
这一背景下,今年最新一次披露的场外期权交易商名单首次出现了“收缩”情况,自然十分受到关注。
8月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最新场外期权交易商名单,合计44家券商,包括8家一级交易商、36家二级交易商。其中,有2家券商被取消二级交易商资格,同时,二级交易商中有5家券商进入“过渡期”,期内不得新增业务规模,过渡期结束仍未符合相关交易商条件将被调出名单。
有机构分析指出,本次名单的发布旨在公开根据场外期权执业情况评估结果调整后的最新交易商名单,规范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预计监管规范将进一步助推场外衍生品长期健康发展,利好产品化能力与合规风控水平更强的头部券商。
关于基金经理违规参与场外期权的传闻,最终情况尚有待进一步调查,但无论如何,这次传闻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大的反应,甚至一度登上热搜,还是因为其中“内幕交易”“监守自盗”“大规模违规”等惊悚说法,正好命中了大A股不少投资者长期以来的担心。只希望,随着相关市场的进一步规范,类似近期的这些传言,也能在监管的铁拳之下不攻自破。
(责任编辑:休闲)
-
平台回应直播间售卖猫皮大衣:消费者感到不适可自行举报 平台无明确规定不让卖
【#平台回应直播间售卖猫皮大衣#:消费者感到不适可自行举报平台无明确规定不让卖】#直播间疑似售卖来源不明猫皮大衣#11月22日,有网友发现一直播间在售卖猫皮大衣,视频中主播声称身上展示的皮草是小猫皮的 ...[详细]
-
半导体封装材料厂商华海诚科闯关科创板:11位投资者“突击入股” 背后多家上市公司隐现
《科创板日报》6月20日讯记者 郭辉)半导体封装材料企业江苏华海诚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海诚科”)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公司拟募资3.3亿元,用于高密度集成电路和系统级模块封装用环氧塑封料项 ...[详细]
-
关于2022年,几乎所有人都看走了眼。2022年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华尔街大行都预测错了,美联储和全球的一批央行也是如此。去年12月,摩根大通等全球各大投行的策略师们预测,2022年标普500指数将上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大全能源年内长单金额超3000亿元 掌握话语权需看硅料价格“脸色”
见习记者 熊 悦11月19日,光伏产业链上游硅料厂商发布一则关于签订特别重大合同的公告。公告显示,近日与某客户签订了《采购协议》以下简称“合同”),合同约定2023年1月至2027年12月某客户预计共 ...[详细]
-
美食博主多带亲友5人吃“霸王餐”背后的探店乱象:以差评要挟店家,给钱就夸上天
↑探店博主在工作红星新闻记者丨陈怡帆 潘俊文实习生丨杨芸 祝越随着网红经济发展得风生水起,近两年大批自媒体博主涌入探店行业,近来更是频频有探店博主“翻车”。2022年5月19日,探店博主陶女士与商家约 ...[详细]
-
随着促消费政策不断加码,多地派发消费券成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之一。今年“618”活动期间,多地以数字人民币红包的新手段助力消费。京东科技发布的数据显示,“618”期间,京东科技携手银行在全国 ...[详细]
-
中新财经6月20日电 “集团” 微信公众号20日发布公告,根据疫情变化与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公司决定终止合肥、烟台、长沙城市的加盟业务,秉承合规合法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推进与加盟商的解约工作。公 ...[详细]
-
转自:中国消费者报今年“双11”期间,浙江省杭州市消保委发动消费维权志愿者在各大商圈、学校、社区、写字楼等区域,进行了为期10天的“消费街采”,对杭州市民进行了随机消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受访消 ...[详细]
-
当地时间19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美国广播公司ABC)的节目上承认,特朗普政府发起的一些对华关税缺乏战略意义,考虑到美国内通货膨胀严重,拜登政府正在审查取消部分对华关税。报道截图此前,耶伦在众议院筹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