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机构积极调整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今年将加仓权益 灵活配置固收
炒股就看,险资权威,机构积极今年将加专业,调整大类及时,资产置固全面,配置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策略仓权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苏向杲
近期,益灵多家险资机构召开了内部年度投资策略会研判今年资本市场走势及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活配目前,险资险资体量超过24万亿元,机构积极今年将加是调整大类我国债券市场第三大机构投资者、股票市场第二大投资者、资产置固公募基金最大机构投资者,配置其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策略仓权
险资机构如何看待2023年资本市场,益灵又将怎样配置资产?近期,《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太平资产、昆仑健康保险、爱心人寿等多家险资机构。整体来看,受访机构对2023年的权益市场走势颇为乐观。多家机构称将适时提升权益仓位;而对固收市场的配置策略则较为多元,依据市场走势灵活配置利率债、信用债等是主基调。
乐观看待权益市场
2022年权益市场波动较大,险资机构承受了较大压力。2023年,在诸多积极因素加持下,险资机构普遍较为乐观。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近期对188家保险机构的投资信心调研显示,一季度,宏观经济信心指数为57.82、固定收益投资信心指数为46.70、权益投资信心指数为61.46。整体看,除固收投资信心指数低于中位数(50),其他两项均高于中位数。
太平资产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3年,地产产业链筑底企稳,国内宏观经济有望逐步复苏。而海外需求回落,通胀见顶,预计上半年美联储加息将告一段落。2023年权益市场的抑制因素逐渐消除,有望走出震荡上升行情。
“目前复苏逻辑仍在初期。”泰康资产股票投资执行总监张烁表示,2023年,宏观经济梯次复苏,地产和宏观经济前景乐观、复苏逻辑坚韧,新兴产业休整后再出发。
昆仑健康保险资管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2023年,宏观经济形势好转,将带动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提升,预计提升速度快于企业基本面的修复速度。
除上述险资机构之外,平安资管、光大永明资产、信美相互人寿、爱心人寿等多家险资机构表示,看好今年权益市场的走势,部分机构表示将择机加仓。具体到行业,险资机构表示,经济复苏利好的行业及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业是权益投资两大主线。
太平资产表示,将加强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研判能力,灵活调整市场风险敞口,择机提升权益仓位,抓住市场波段机会增厚整体收益。权益投资将坚持基本面选股的长期投资理念,择优质标的逢低布局,重点关注经济复苏中基本面快速修复的子行业及长期来看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优质标的。
昆仑健康保险资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重点关注经济周期性复苏利好的板块,包括地产链(房地产、建材、轻工)、消费(食品饮料、出行链);关注政策明确支持,长期增长空间大的科技制造板块,包括军工、计算机、半导体、新能源设备等。
此外,平安资管、光大永明资产、爱心人寿等险资机构也表示,将重点布局消费与科技成长等相关领域。
加强对组合回撤的管控
太平资产相关负责人表示,投资策略方面,交易类组合总体上将采取中短久期信用债打底、长端利率债波段交易和含权品种择机增厚的操作策略,以绝对收益目标为导向,通过国债期货等工具加强对组合回撤的管控。配置账户方面,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债券等部分信用品种的利差目前已上行至较高的历史分位数区间,可考虑积极开展配置。节奏方面,上半年可以把握收益率在相对高位区间震荡的配置窗口,积极开展配置,下半年视债券市场波动情况,逢高开展配置。
太保资管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部总经理赵峰认为,配置策略方面,要坚守信用底线,优选高票息优质资产,关注国债、地方债等品种的配置价值;交易策略方面,要积极参与利率品交易,加大国债期货管理风险的运用;绿色投资方面,要持续践行新发展理念,将ESG因素纳入投资管理全流程。
泰康资产固定收益投资执行总监张明表示,利率债需要关注风险;信用债当下调整已经过半,要适度控制久期。低风险偏好可选择2年左右债券组合久期,杠杆适当,总体保持防御;中高风险偏好可选择3年至4年中等组合久期,维持适度杠杆,增配顺经济周期类权益仓位对冲债券久期风险。
“2022年11月份以来,由理财资金负反馈带来的优质信用债调整为长期限的保险资金提供了较好的配置机会。2023年固收市场将重视票息的作用。重点关注高等级债券收益率调整带来的机会。”爱心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
努力提升投资效率
尽管今年险资投资环境有诸多新机遇,但新环境下亦有新挑战。
太平资产组合管理部总经理秦对记者表示,除资本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外,保险资金运用本身也面临较大的变化。具体来看有三点:一是偿付能力约束对资产配置的影响加大;二是2023年部分保险公司将同步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和保险合同准则,资产端要兼顾不同会计准则影响;三是监管机构和保险公司愈发重视保险资金的运用,对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等有明确指引和要求。
“优质资产荒”也是近年来险资需要持续面对的一大难题。太平资产表示,随着前期高收益资产陆续到期,资产再投资面临压力,“优质资产荒”环境下净投资收益率逐年下行。
“随着金融机构资产体量提升及从业人员研究素质提升,金融资产价值被挖掘的速度加快,加速了‘资产荒’的形成。”爱心人寿资管部相关负责人补充道。
面对新形势,险资机构该如何应对?秦表示,将加强与委托客户的沟通,从资产端角度提供专业支持,助力委托客户优化战略资产配置方案和投资指引要求。同时加强相关政策的研究,更好指导战术资产配置和投资实践,努力提升投资效率。
对于“资产荒”,秦表示,一方面,与委托客户就资产负债管理、偿付能力等需求进行深入的沟通探讨,在多元目标下适当调整配置结构,获取期限溢价的同时减轻久期匹配压力。另一方面,积极开拓视野,寻找稳定分红的权益资产配置机会。近年来公司加大了优先股、永续债等的配置力度,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配置,这些举措都旨在努力稳定净投资收益水平。
爱心人寿表示,在“资产荒”背景下,公司将坚守底线,不做下沉、不博弈短期投机。倡导长期稳健的价值投资理念,锻炼资管团队的研究广度及深度,积极与各类机构进行学习交流,利用公司规模相对较小操作灵活的优势,挖掘机会。
(责任编辑:娱乐)
-
央行等八部门: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要求的科创企业信贷投放力度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要求,经国务院同意,2022年11月18日,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 ...[详细]
-
上海银保监局出台15条举措支持复工复产:加大金融纾困解难力度 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上海银保监局昨日印发《关于坚持人民至上 做好金融支持抗疫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金融机构进一步做 ...[详细]
-
“打折买牛股,不涨也赚钱”?买了120万,巨亏26%!基民状告销售公司,法院判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 王建蔷一位“70”后女性投资者花费120万元认购某公募基金公司旗下一款专户理财产品,然而到期后亏损31万元,这位投资者遂以基金销售公司未尽到适当性义务、向不特定人员宣传私募基金、夸大宣 ...[详细]
-
《人民论坛》杂志 原标题:元宇宙不是法外之地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中心执行主任 沈 阳“元宇宙”概念爆火之后,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而在当前的股市和舆论场中,出现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2022年拟投资规模达3650亿 保利“进三争一”目标能否如愿实现?
财联社广州4月21日讯记者 陈业)地产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背景下,提出“进三争一”的600048.SH)能否实现这一目标,成为业内关注焦点。保利发展董事长刘平在4月21日举行的2021年度业绩会上称,“ ...[详细]
-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国际观察)起底“冷战遗孽”北约之二:肆意践踏人权的杀人凶器新华社记者吴宝澍“23年前,北约对一个小国发动了残忍、可怕、非法、非人的攻击……”3月24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悼念1 ...[详细]
-
国家邮政局 公安部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启动邮政快递领域个人信息安全治理专项行动
4月21日,国家邮政局、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为期半年的邮政快递领域个人信息安全治理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小组组长、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廖进荣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安部网络安全 ...[详细]
-
□记者 张莫 实习生 刘可 北京报道打开电脑,通过对话式AI平台查看测试结果,标注机器人的应答准确率,分析机器人错误原因,对机器人进行调整、优化……伴随着手指敲击键盘的“啪嗒啪嗒”声,北京科金技术有限 ...[详细]
-
4月22日,记者从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女士介绍,4月8日至今,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266例,无危重、重症病例,近两天出院15人,累计出院21人。陈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