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竹生物不差钱狂买理财式IPO:两年亏近13亿,核心业务前景存谜
转自:港湾商业观察
近日,绿竹O两北京绿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竹生物”)二度递表港交所。生物
01
不“缺钱”狂买理财式IPO?不差
绿竹生物是一家成立于2001年的生物技术公司,开发创新性人类疫苗和治疗性生物制剂,钱狂前景以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买理并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财式存谜公司的年亏产品管线包括三款临床阶段的在研产品,包括核心产品LZ901,近亿以及四款临床前阶段的核心在研产品。
在绿竹生物的业务往绩记录期间直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并无产生任何收入,绿竹O两招股书提及:“于往绩记录期间前对外授权大部分过往开发的生物候选产品,而公司于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前尚未商业化任何候选产品。不差”
2021年及2022年,钱狂前景公司分别有689.6万元及1392.3万元的买理其他收入,并录得5.39亿元及7.25亿元的净亏损,合计12.64亿元。
递表港交所的医药类企业中,尚未实现盈利的不少,但绿竹生物的情况不常见。对于多数同类企业而言,虽然暂未产生较具规模的收入,但大部分亏损都在研发上。这一特点在绿竹生物披露的报告期内并未发现。
绿竹生物的研发开支主要由员工成本(包括向研发人员支付的薪 金、福利及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第三方承包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折旧及摊销组成。2021年及2022年,公司研发成本分别约为4300万元及9140万元。2022年的增长,还主要是因为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增加1570万元,由于向研发人员授出的购股权及奖励所致;分包成本增加1250万元,主要由于LZ901的I期临床试验及II期临床试验所致。
作为绿竹生物所描绘的“核心产品”,LZ901在报告期内产生的研发开支(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也仅分别为620万元及3820万元,分别占当期现金经营成本总额的39.5%及72.3%。在招股书中称“研发活动对公司的业务至关重要”的同时,绿竹生物在报告期内对研发的投入相对来说并不高。
要知道,在绿竹生物递表前,分别在A轮融资筹得2.5亿元、B轮融资筹得3.5亿元、B+轮融资筹得1.2亿元及C轮融资筹得2.18亿元。
目前的绿竹生物并不“缺钱”。招股书披露,公司自A轮融资的所得款项约13.1%尚未使用。该未使用所得款项将用于作K193临床试验及开发各种疫苗及治疗性生物制剂的资金;自B轮融资的所得款项约52.6%尚未使用。该未使用所得款项用作营运资金以支援医药产品的开发及生产、临床试验及其他营运。
而来自B+轮融资及C轮融资的所得款项,则都尚未动用。绿竹生物表示,来自B+轮融的所得款项将用作营运资金以支援医药产品的开发及生产、临床试验及其他营运,而来自C轮融资的所得款项将用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研发、资本开支及流动资金要求。
本次IPO,公司称约40.7%将主要用于核心产品LZ901的临床开发、制造及商业化;约12.3%将主要用于K3的临床开发、制造及商业化;约8.4%将主要用于K193的临床开发及制造;约7.7%将主要用于管线中其他在研产品的IND前研究及临床开发及制造。
前几轮融资的钱还有不少尚未使用,公司又IPO寻求进一步补充资金,且其中大部分称将用于相关的产品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但若通过公司在报告期内所披露的研发开支数据来看,比较其他同类企业,目前不“缺钱”且不“费钱”的绿竹生物,此时冲刺IPO的必要性可能将遭受市场的质疑。
在首次递表时,《港湾商业观察》在2022年7月15日发布的《绿竹生物融资后狂买理财:无商业化团队,亏损超7亿盈利无底洞?》中谈到,绿竹生物将B轮、B+轮部分金额用于购买理财产品。
绿竹生物在招股书中称,作为资金管理的一部分,当现金足以涵盖日常业务运营时,该公司会投资若干理财产品,以更好地利用剩余现金。招股书显示,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由2020年年底的1.78亿元增至2021年年底5.32亿元及2022年前三个月的6.38亿元,主要分别系用B轮融资及B+轮融资款购买理财产品所致。
02
带状疱疹疫苗百亿市场梦,能成真吗?
投资、风险及回报之间的关系,是资本市场的老生常谈。期内研发开支分别为620万元及3820万元的核心产品LZ901,未来商业化前景如何?
LZ901是绿竹生物自主开发的候选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用于预防年龄为50岁及以上成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带状疱疹。其于2022年1月在中国就LZ901启动I期临床试验以及于2022年4月在中国完成I期临床试验及启动II期临床试验。公司预计于2023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完成LZ901的II期临床试验,于2023年第二季度启动主动对照III期临床试验以将LZ901与Shingrix进行比较,并于2024年第三季度向国家药监局提交LZ901的BLA。
LZ901的市场规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50岁及以上人群的带状疱疹新病例从2015年的250万例增加到2021年的390万例,复合年增长率为7.8%,预计2025年将增加到490万例,2021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0%,以及于2030年将进一步增加到600万例,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2%。
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病例的复合年增长率处于持续放缓的趋势;另一方面,带状疱疹疫苗并不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解决方案。根据互联网相关信息,目前的带状疱疹疫苗,在接种过后抗体有效期在四至五年内。
按销售收入计,中国带状疱疹疫苗市场从2015年的0增加至2021年的6亿元。但招股书中提及,预计将增加至2025年的108亿元,2021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3.8%,以及将进一步增加至2030年的281亿元,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1.1%。
在2021年还是6亿元的市场,到了2025年就能达到108亿元,实现103.8%的复合年增长?绿竹生物研发LZ901的同时,也处在这一细分市场的第一线,公司认为这一估计是否准确呢?2015年的0到2030年的281亿元,又是否能实现?就行业前景等相关问题,《港湾商业观察》联系绿竹生物,公司并未给予回复。
就算市场规模能由2021年的6亿元一跃增长至2025年的108亿元,这108亿元的蛋糕,绿竹生物能分到多少呢?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中国有两款带状疱疹疫苗获得批准,即葛兰素史克的Shingrix以及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以2021年的销售收益计,Shingrix几乎占全球市场份额近100%。
于此同时,中国有四款带状疱疹在研疫苗处于临床阶段(包括LZ901),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澳洲、菲律宾及美国共有五款带状疱疹在研疫苗处于临床阶段。
对于自身产品的竞争优势,绿竹生物罗列的第一条便是价格低廉。公司表示LZ901的零售价预计约500元至800元一针,每个疗程共注射两针且不需要第三剂加强针,与中国其他市售带状疱疹疫苗的零售价约1600元一针,每个疗程共注射两针相比,价格更实惠。
如果是以价格优势打开市场,那其他处于临床阶段的竞品是否也可能走这条路?另外,已经市售的竞品又是否可能根据新的发展形势有所调整?如同绿竹生物的资本市场之路一样,这或许都将是未知数。
(责任编辑:百科)
-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30日晚,包括北交所公司在内,A股共有472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半年报数据。上半年,这些企业共计实现营收30.3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2%;净利润总和为2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0月24日晚间公布的第三季度净利润接近“腰斩”,“化工茅”600309.SH)到底怎么了?10月25日上午万华化学开盘一度跳空低开跌5%,中午 ...[详细]
-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15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6.6%。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934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 ...[详细]
-
近年来,作为居民资产配置中的重要品种,ETF迎来爆发式增长,数量、规模创近十年新高,创新型产品不断。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指数可投资性,更好地反映A股市场的当前情况与未来发展趋势,今年6月,的新修编 ...[详细]
-
期货大咖聊大宗:技术面、基本面两相共振 PTA或将开启新一轮下跌
杨力表示,从技术面层面和基本面两相共振的情况来看,下跌的概率会更高一些。所以,本周首先提示大家关注化工板块的PTA,可能展开新一轮下跌趋势。以下为文字实录有部分删减):杨力:化工板块受到原油利空成本塌 ...[详细]
-
来源:期货日报后市随着板块的轮动,各指数先后企稳的概率较大,预计中证500指数与中证1000指数反弹节奏领先,但信心的恢复与指标的修复尚需时日,经济数据的向好与政策利好逐步映射至市场同样需要时间。站在 ...[详细]
-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经济运行平稳,效益回升向好,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0万亿元,同比增长10.9%。统计显示,前三季度,中 ...[详细]
-
股价大跌后,东方财富发布2022年三季报:第三季度业绩同比下降14.24%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赵云 10月25日, 股价大跌9%。盘后,东方财富发布了2022年三季报。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5. ...[详细]
-
盘和林:私域运营谨防陷入流量急于变现误区作者 盘和林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在企业营销过程中,流量一直是商家竞争的关键,其最早是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等传 ...[详细]
-
《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出炉:个体工商户可自愿变更经营者或转型为企业
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旭 10月25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消息显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正式公布《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自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