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如同蟑螂”!日本收容所恐怖真相被揭,所谓“款待之心”遭质疑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救命!蟑螂质疑救命!日本”“我们就如同蟑螂!收容所恐”“遭到殴打!相被心遭”“这样的谓款日子无法忍受”……在这个樱花盛开的春天,一部名为《牛久》的蟑螂质疑纪录片的上映戳穿了日本隐藏于美景之下的丑陋。日本茨城县牛久市东日本入国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牛久入管”)的日本9名外国收容人员以真实身份在这部纪录片中发出“生死呐喊”,讲述了自己遭受的收容所恐非人待遇和暴力镇压,揭开了日本“和平共生”的相被心遭假面。
他们在这里遭受了非人折磨
在日本,谓款逾期或非法滞留的蟑螂质疑外国人原则上会被收容,如果被判处驱逐出境,日本则在被遣返之前会无限期地被收容在入国管理中心,收容所恐在此期间没有可以监管的相被心遭第三方机构,滋生出侵犯收容人员人权的谓款犯罪温床。针对这一点,联合国人权机构已多次要求日本进行改善,却收效甚微。这部《牛久》展现了外国收容人员在“牛久入管”里永无止境的绝望。
一名叫丹尼斯的库尔德男子被多名“牛久入管”的工作人员压倒在地,他的双手被扭到后背铐上。丹尼斯2007年来到日本,4年后和一名日本女子结婚,日本政府拒绝了他的难民申请后,将其抓进“牛久入管”收容。因长期遭受非人待遇,精神状况严重受损,丹尼斯一度自杀未遂。他在《牛久》里说,原本为了活命逃到日本,没想到在“牛久入管”遭受暴行,必须服用安眠药、安定剂等精神药物。
另一名来自喀麦隆的男子因卷入本国政变,2002年逃到日本。他在影片中说,一年半以来他一直在吐血,已经到了无法进食的地步,但“牛久入管”不允许其就医。可以说,这里的收容人员“随时可能死去”。据美国《赫芬邮报》报道,收容人员的处境不容乐观,绝食抗议的现象屡见不鲜,谁都可能患病,因患上抑郁症自杀未遂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影片《牛久》中的场景只是真实情况的冰山一角。近年来日本收容机构里侵犯人权的行为时有发生。据日本入管收容人员相关支援团体统计,2010年,一名加纳男子在被遣返回国的机舱内,被入管职员压制致死。2019年6月,一名当时40多岁的尼日利亚籍男子因绝食抗议在长崎县大村入国管理中心死亡等等。
隐蔽拍摄受到质疑
《牛久》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日本电影导演、作家森达称,“首先想对他们(指收容人员)说,你们最初的判断就错了,不应该来到这样一个国家。然后想向他们道歉,我也是默认这种制度的一名国民。”日本青山学院大学国际人权法教授申惠丰则称,“这里(指‘牛久入管’)就像监狱一样,但是监狱更好一点。监狱有刑满释放的一天,这里却不知何时才能出去”。
“牛久入管”以“保护收容人员隐私”为由,禁止在会见室进行录音和拍摄,因此在征得9名收容人员同意的基础之上,《牛久》是通过“隐蔽拍摄”的手法完成,这也成为本片的争议点之一。有日本网民称,“隐蔽拍摄”属于违法行为,应该逮捕导演。但也有日本网民反驳称,应该把关注点集中在问题本身,日本收容机构里的非人待遇,本质上和美国黑人弗洛伊德遭遇的警察暴力执法死亡事件并无不同。
该片导演托马斯·阿什曾对《赫芬邮报》解释说,“这些收容人员有讲述的自由,在不被允许拍摄的情况下,‘隐蔽拍摄’是记录他们证言的唯一途径”。他同时质疑,“牛久入管”不允许录音和拍摄,到底想隐瞒什么?又在害怕什么?有日本媒体提出,《牛久》曾在全球14个国家的电影节上播出,几乎没人关注拍摄手法,只有日本避重就轻。
日本的“款待之心”到底在哪里?
在影片中揭发日本严重的人权问题时,如何看待日本自我标榜的“民主国家”以及日本人为之自豪的“款待之心”?这部影片可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日本当前的人权状况?《环球时报》记者对《牛久》有着诸多疑问,多次联系该片导演托马斯进行采访,他接连对记者表示“感谢”,称“电影发行商将回复记者问询”。
遗憾的是,电影发行商最终以“日程繁忙”为由婉拒。有日本消息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透露,该片在日本受到舆论压力。实际上,日本的难民认定标准非常高。2020年在日本申请难民的人数为3936人,仅有47人被认定为难民,占比约为1.2%。而在2010年至2019年当中,日本的难民认定比例仅为0.4%。那么,未被认定为难民的人,是不是就没有人权?托马斯认为,所有人的人权必须得到平等保护,否则会加剧人权侵害问题,社会也将随之崩溃瓦解。这次侵犯逾期滞留者的人权,下次就可能侵犯黑人人权,然后就可能侵犯女性人权等等。如果这些都可以成为侵犯人权的理由的话,下一个受到侵犯的人早晚会是自己。
在影片《牛久》中,一名收容人员发出绝望质问:日本所谓的“款待之心”到底体现在哪里?不少日本网民表示,被这句话深深刺痛,感受到了作为日本人的耻辱。
(责任编辑:探索)
-
CASE趋势加速普及,主机厂、供应商如何提升盈利水平? 《着眼未来:汽车行业趋势报告》给出答案
每经记者 李硕 每经编辑 裴健如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新技术席卷的同时,受供应链中断、近期通货膨胀加剧、工资水平上涨以及俄乌冲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行业成本增加,原材料以及电子元件和微处理 ...[详细]
-
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记者陈旭)记者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北京市2022年积分落户申报工作将于4月14日早8时正式启动,申报期限为30个自然日,至5月13日20时截止。7月11日起,年度落 ...[详细]
-
原材料价格翻倍没影响业绩,银河磁体去年净利增逾三成,董监高忙涨薪
4个半月,从33.04元的高点一路落到17元上方,300127.SZ)的股价接近腰斩,即使向好的年报出炉,也没能溅起太多的浪花。数据显示,银河磁体2021年营业收入8.61亿元,较2020年增长42. ...[详细]
-
【热词解释】“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个市场的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的设施高标准联通,要素和资源市场,以及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同时,市场的监管要公平统一,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 ...[详细]
-
蔚来公布ET7、ET5、EL7德国市场整车购买售价 比国内至少贵12万元起
[TechWeb]11月22日消息,蔚来今日表示由于欧洲用户强烈的买断意愿,公布了ET7、ET5、EL7国内为ES7)三款车型在德国市场整车购买售价,包括整车买断服务和BaaS电池租用服务。其中,整车 ...[详细]
-
当地时间12日,世贸组织发布贸易数据及预测,2021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长9.8%,预计2022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将增长3%,低于此前预计的4.7%,预计2023年增幅为3.4%。2021年全球GDP增长 ...[详细]
-
佛山民生保供调查:重点保供商超已备足货源,蔬菜总供应量达疫前水平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吴蓉、赵晓晨 佛山报道 早上8点半,刚吃过早餐,家住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的阿秀来到附近的罗湖市场采购一家人一天的食材。一切都与平时没什么两样,身边来来往往的街坊与阿秀一样,从容淡定 ...[详细]
-
来源:财经天下周刊【#老坛酸菜方便面重返超市货架# 你还会买吗?】#你还会买老坛酸菜方便面吗#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老坛酸菜方便面中使用的酸菜是“土坑酸菜”后,康师傅、统一等企业连夜致歉。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赵李南 近日,生物谷BJ833266,股价8.75元,市值11.20亿元)公告称,其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请求依法对其控股 ...[详细]
-
今天4月1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李党会介绍,商务部坚持疫情防控总策略、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全力以赴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工作。一是指导各地强化疫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