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每日优鲜发生多次工商变更 澄清资金链危机背后仍存困局

每日优鲜发生多次工商变更 澄清资金链危机背后仍存困局

2025-07-07 07:21:13 [探索] 来源:陈力就列网

本报记者 张 敏 见习记者 许林艳

8月2日下午消息,每日天眼查App显示,优鲜近日,发生每日优鲜(澄迈)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多次法定代表人、工商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由马蕾变更为孙玉英。变更每日优鲜(澄迈)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份,澄清存困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资金由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链危

不久前,机背局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曾斌变更为孙玉英,后仍并由孙玉英担任执行董事、每日经理。优鲜此外,发生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曾斌、多次徐正退出该公司主要人员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自上周传出关闭极速达业务、公司原地解散等消息之后,每日优鲜股价持续下跌,8月2日每日优鲜股价跌幅超13%,收报0.1美元/股。2021年6月份,每日优鲜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生鲜电商第一股”,发行价达13美元,发展至今,公司股价已经跌去超99%。

“造成这些变更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法定代表人、高管的变化,既有可能与资本的进出有关,也有可能是相关高管为应对即将到来的诉讼潮而做出的自保动作。”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生鲜电商多模式共存

盈利困难为行业痛点

每日优鲜近日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市场上颇多传闻。

8月1日,有消息称每日优鲜发布资金断裂,无法正常经营的公告。每日优鲜对此回应媒体称,网络流传的《关于每日优鲜资金断链无法经营的通知》是虚假消息,大家不要上当受骗。

随后,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通过朋友圈做出相似回应。他表示,公司正积极解决超市业务的用户、员工、供应商应付问题,其他业务保持正常运营。

每日优鲜“败走”引发市场对生鲜行业盈利模式的关注,公司的发展历程也能折射出整个行业的现状和困境。“无论是从国内还是从全球范围来看,生鲜品类一直是电商领域最难啃的‘骨头’。”连锁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主要在于其商品通常为非标产品,且保质期短、容易损耗,物流方面也往往需要冷链,要求高,成本也相应较高。”

疫情期间,消费者无法到线下商超或者菜市场购买蔬菜水果,很多消费行为“被迫”转移到了线上,人们线上购买生鲜的习惯逐渐被培养起来。叮咚买菜、每日优鲜和盒马等众多生鲜电商在疫情期间表现十分亮眼,解决了人们在封控期间的日常生活所需,消费者的消费频次也非常高。

但是,目前该行业内的公司依旧面临盈利困难的问题。据每日优鲜公布的财务数据,2019年以来,公司归母净利润均为亏损状态,2019年、2020年亏损分别为30.96亿元和16.56亿元。2021年公司延续亏损状态,2021年前三季度亏损30.17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196.66%。

这并不是每日优鲜一家企业的问题,“生鲜类产品的储存、运输和上游议价等复杂程度都要高于一般消费品,随着规模扩张,其边际成本可能是递增的。”彩贝壳商务负责人孟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生鲜电商行业‘一低三高’的特点也导致了生鲜电商企业盈利表现不好。‘一低三高’即毛利低、获客成本高、履约成本高和损耗率高。”文志宏表示。

生鲜电商行业发展至今已经进入了多模式共存的时期,据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行业模式主要有前置仓模式、“到店+到家”模式、集中仓储模式以及平台模式,比如京东到家这种生鲜电商平台,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平台。“一些生鲜电商企业盲目扩张,比如将前置仓模式布局在一些低线城市,但是这些市场人口密度不高、对线上购物的依赖程度也不高。在这些城市布局依旧需要高获客成本和高物流投入,这会加剧生鲜电商企业的亏损。”文志宏补充道。

生鲜电商是个好生意

企业需回归产品本身

每日优鲜“掉队”,是个案还是会引发行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同样值得思考。

“生鲜电商是个好生意,因为民以食为天,其市场空间足够大。”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对《证券日报》记者说。据公开数据,2021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4658.1亿元,同比增长27.92%。

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即便难做但还是有很多企业涌入生鲜电商行业。“虽然目前生鲜电商行业还面临着诸多难题,但是由于行业具备高频且刚需的特点,很多企业想抓住这个入口积累大量用户,然后以此为基础延伸至别的商品和服务上。”文志宏表示。

不过,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企业还需要努力修炼内功,才能在困难重重的现状下找到适合市场和自身的商业模式。“生鲜电商企业需要回归产品本身、深耕供应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数字化领域专家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生鲜供应链环节多、冷链物流配送难度大、流转时间长,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是生鲜电商发展的基础,也是生鲜电商高效健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行业企业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实现精准营销。由于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个人健康和卫生安全,生鲜电商企业要建立统一标准、产品可溯源的质量标准体系,以“供应链+标准化产品+物流体系”为方向,把控产品生产、加工和分拣包装环节,并建立质量等级标准,加强生鲜电商的品牌建设。

孟奇则认为,现在生鲜电商单打独斗的模式比较难有获胜机会,生鲜电商企业需要和在物流、流量获取以及供给能力上有优势的平台公司或是行业头部公司合作,才有可能实现规模收益递增的效果。

(责任编辑:热点)

推荐文章
  • 补壹刀:龙应台的“口误”,图穷匕见!

    补壹刀:龙应台的“口误”,图穷匕见! 中国大陆赠送给台湾的大熊猫“团团”19日下午停止心跳。从今年8月份出现癫痫症状以来,团团的病情就揪紧了两岸许多人的心。它离世的消息公布后,两岸网友纷纷留言悼念,岛内不少政治人物也表达了哀思。在一片不舍 ...[详细]
  • 俄副外长警告北约:无视“红线”或引发核战争

    俄副外长警告北约:无视“红线”或引发核战争 据俄罗斯卫星社22日援引俄《消息报》报道,俄罗斯副外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说,北约政策或将导致核大国之间的冲突。报道称,里亚布科夫说,北约的路线是危险的,“北约国家无视我们的‘红线’,在乌克兰问题上与俄 ...[详细]
  • 8月23日起,北京部分地铁车站出入口采取临时封闭措施

    8月23日起,北京部分地铁车站出入口采取临时封闭措施 据@北京地铁 微博消息,为配合做好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保障工作,按照有关要求,自8月23日起部分地铁车站出入口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具体安排如下:①自2022年8月23日0时起至9月6日18时止,奥林匹 ...[详细]
  • 小麦大户也扛不住高温!产量锐减下 印度或将考虑进口

    小麦大户也扛不住高温!产量锐减下 印度或将考虑进口 小麦大户也扛不住高温!产量锐减下 印度或将考虑进口来源:华尔街见闻  许超印度小麦储备已降至过去14年来的最低水平;政府官员正讨论削减小麦进口税以扩大进口。受高温导致的小麦产量锐减影响,印度国家小麦储 ...[详细]
  • 重磅信号!楼市将会发生大变化

    重磅信号!楼市将会发生大变化 来源:国是直通车23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 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正式对外公布。中国房地产金融政策密集释放利好信号。其中提出六大方面、16条!一、保持 ...[详细]
  • 麦趣尔纯牛奶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被罚款7315.1万元

    麦趣尔纯牛奶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被罚款7315.1万元 8月22日,新疆昌吉州昌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生产麦趣尔纯牛奶、纯牛奶的前处理环节中,将原奶导入存储罐过程中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该食品添加剂的成分为“INS 1 ...[详细]
  • 鲍威尔或暴击宽松预期!黄金踏入“万丈深渊”?

    鲍威尔或暴击宽松预期!黄金踏入“万丈深渊”? 来源:金十数据一年一度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即将于当地时间本周四在美国怀俄明州召开。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Isabel Schnabel周六将在小组讨论发言,英国央行行长贝利等多国央行“掌门人”也将 ...[详细]
  • AMC院线跌近35% 触发熔断 Cineworld证实拟申请破产保护

    AMC院线跌近35% 触发熔断 Cineworld证实拟申请破产保护 格隆汇8月22日丨AMC院线AMC.US)跌近35%,报11.8美元,现已触发熔断。其竞争对手Cineworld表示,作为重组目标的一部分,公司正在考虑在美国自愿申请破产保护的可能性。 ...[详细]
  • 投洽会首设项目资本对接馆

    投洽会首设项目资本对接馆 来源:经济日报本报北京8月30日讯记者崔国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9月8日至11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本届投洽会首次设置项目资本对接馆,为客商 ...[详细]
  • 饮品冰柜商超战:智能冰柜有望成“胜负手”

    饮品冰柜商超战:智能冰柜有望成“胜负手” 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饮料品牌元气森林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智能售货机R1智能冰柜受到关注,此举也被认为是将冰柜的争夺引向了智能战。事实上,冰柜摆放一直是饮品企业抢位的焦点。夫妻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