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此前,益企服由上海市经信委指导,截至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和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共同开发建设的月底上海市企业复工复产服务专窗(上海益企服)上线,通过复工意向收集、受理诉求需求对接、协调诉求协调等方式,企业助力全市各区和企业高效便捷推进复工复产工作。困难7天前,益企服英文版上线,截至助力外资企业复工复产复市。月底 6月2日,受理诉求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经信委和市中小企业办获悉,协调“益企服”上线后受到企业的企业广泛关注。截至5月31日,困难平台访问量超过375万,益企服查询政策及防疫指导超过5.7万家次,1.35万家通过法人库验证的中小企业在益企服小程序上寻求帮助,直接受理企业复工意向超过5300多家,受理协调企业困难诉求1260多家,发布供需对接信息企业460多家。 5月7日,专精特新企业汉康豆类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汉康通过上海发布了解到了“益企服”平台,通过“益企服”复工意向板块填报了复工复产需求,短短两天就通过了宝山区审核。 依托市经信委、市商务委等委办及16个区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机制,结合,益企服平台帮助1.5万多家企业实现复工复产意向对接,以闵行区为例,成功帮助近5000个商业网点复商复市。 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企业的一系列问题也纷至沓来。截至5月31日,通过“益企服”诉求协调栏目累计收到的企业诉求达1266条。诸多问题在平台上被梳理汇总,很快到达了有关部门手中,并逐层抽丝剥茧、得以解决。 比如上海大石林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出口生产型企业,原本跟日本采购商约好4月6日将货物运到日本。但因疫情原因,运输方面出现问题,导致逾期交货。5月13日上午,企业通过“益企服”供需板块提交需求:因其代理公司没有市内的通行证,希望能帮忙协调一家物流企业,将集装箱运到公司和浦东码头。接到诉求后,上海市企业服务云“益企服”供需对接小组立刻联系华松物流,撮合双方对接。集装箱区域5月18日静默期结束当天,华松物流立刻帮大石林包装完成物流运输,目前集装箱已在运往日本途中。 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有378条诉求由上海市服务企业联席会议直接办结处理,有888条诉求分派至各区进行处理。 “益企服平台不仅发挥了助推全市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主渠道作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卫丙戊透露,在6月1日全市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前,通过益企服线上提交复工意向的5300多家企业中,1670多家企业通过了所在区的审核,其中绝大多数是小微企业,平台上中小企业复工意向通过率占比达到了30%以上,大大高于全市面上中小企业复工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