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大手笔增资三星财险 互联网巨头持续渗透保险领域
本报记者 郭婧婷 北京报道
随着腾讯增资计划获批,腾讯头持透保三星财险身份摇身一变,大手由外国独资变为中外合资的笔增财险公司。
近日,资星上海银保监局批复同意三星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的财险增资计划。根据批复,互联三星财险获批增加注册资本金约5.517亿元。网巨增资后,续渗险领三星财险的腾讯头持透保注册资本金从3.24亿元变更为约8.757亿元。
作为专注小而美的大手外资财险公司,获得互联网巨头青睐,笔增一方面离不开我国金融开放的资星政策,外资在华险企迎来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财险国内蕴藏巨大的互联保险市场需求,吸引互联网巨头竞相布局。网巨
历经两年增资方案获批
谈起增资引战之路,三星财险历经两年时间,才将腾讯等企业纳入自家股东之列。
具体来看,在此之前,三星财险曾披露了两次变更注册资本的公告,拟新增注册资本5.517亿元,全部由新增股东认缴。
2020年12月,三星财险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7次会议(临时)审议通过增加注册资本的提案。在这次公告中,三星财险拟新增的5家股东分别为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2%)、上海嘉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1.5%)、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1.5%)、上海天岑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4%)、博裕三期(上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4%)。
按照计划,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2%,拟成为三星财险第二大股东,上海嘉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并列为第三大股东。韩国三星火灾海上保险公司的持股比例将由100%降至37%,仍为第一大股东。
2021年6月,三星财险董事会再次通过修改过的增资议案。其中,腾讯、宇星发展、博裕三期(上海)等三家公司增资金额持股份额未变,另外两家参与增资股东替换为曼巴特(张家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安徽国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至此,历时近两年,三星财险增资计划终于落定。
成立于2005年的三星财险是国内第一家外资独资财险公司,也是第一家经营直销车险(电销+网销)的外资财险公司,目前经营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财产保险业务。
回溯其在中国发展史,1995年三星火灾已在北京设立代表处,迄今在中国已经营17载,一直维持“小而美”的经营状态。
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三星财险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9.77亿元、9.74亿元、9.89亿元、9.92亿元、9.82亿元、10.12亿元、9.0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34亿元、0.08亿元、0.15亿元、0.52亿元、0.56亿元、0.65亿元、0.72亿元,公司成立以来保持连年盈利。
即使在行业身处艰难的2022年上半年,三星财险也保证保费收入3.02亿元,实现同比增长0.38%,净利润6613万元,同比增长17.8%。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64.03%,同比提升31.48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69.43%,同比提升31.96个百分点。
从数据说不难看出,同其他外资财险公司一样,三星财险保持着“小而美”状态,即规模小且保持盈利,保费规模一直保持在10亿元左右。且在中国经营17载中,仅在北京、天津、青岛、陕西、江苏、深圳开设6家省级分公司。
就目前来看,腾讯的保险版图包括产险(众安在线、三星财险)、寿险(和泰人寿、英杰华人寿)、保险经纪(腾诺保险经纪)、保险代理(腾讯微保)等。其中,众安在线为国内互联网保险公司第一股,和泰人寿定位为“创新型互联网寿险公司”。
近年,银行、保险、消费金融等金融牌照成为各家互联网巨头在金融布局的必争之地。据了解,除了腾讯,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通过自设保险中介机构和参股直保公司踏足保险业。保险可以切入电商、消费金融、在线旅游、医疗健康等多个线上生活场景,会给互联网保险公司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金融开放下外资加码中国市场
增资扩股完成后,三星财险将由外资独资保险公司变身为一家中外合资险企。从成立之初,乘我国金融改革开放之风。
1980年至1992年,允许一些外资公司在华设立代表。
2001年12月,国务院颁布《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为入世后保险业开放奠定法规基础。
2004年12月,取消对设立外资保险机构的地域限制,放宽合资保险经纪公司的外资股比。2004年后,随着国内保险市场扩大,外资保险机构或金融集团进入中国保险业的数量持续增加。
三星财险成立于2005,赶上外资险企在华发展的第一波潮水。
2019年7月,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宣布推出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取消了外资保险公司30年经营年限的准入条件要求,并将外资股比不再设限的过渡期时间由原定的2021年提前到了2020年1月1日。
2000年“入世”前夕,国内保险业的重要讨论是如何保护本土的保险公司。20年后的今天,人们更多考虑的是,期待外资险企发挥鲇鱼效应,激发市场活力。
《中国保险年鉴》显示,2020年,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1.71万亿元,在我国市场中占比7.33%;外资保险原保费收入3524.44亿元,市场份额仅为7.79%。
从数据来看,外资对内资并没有形成冲击。业内人士分析个中原因,有“不为”也有“不能”。受访人士认为,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步落实,“不能”因素被淡化,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当然,多年保持“小而美”的三星财险,此时选择增资扩股求发展,离不开对中国巨大保险市场发展的信心。
比如,以寿险企业友邦保险为案例,疫情肆虐这两年,中国内地市场持续成为友邦集团业务发展的强劲增长引擎,并已经连续两年成为集团新业务价值的最大贡献者。
引入本土股东后,面对中国14亿人口背后大体量财险需求,外资若想在内地市场生根发芽直至遍地开花需要迈过本土化改造和经营理念两道坎,如何同国内的资源做互补和整合是必修课,腾讯的加入,让三星财险多了线上场景优势。
外资独资财险选择变身合资财险的并非只有三星财险,2018年,安联财险也曾引入了京东等中资股东。在外资股东看来,引入中资互联网巨头有利于集合各自优势,满足中国消费者快速演变的需求。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告诉记者,外资在内地获得更好发展最大的阻碍就是企业文化难以本土化,在一些经营理念上与内资保险公司存在明显差异。其次,外资保险公司在内地发展过程中销售渠道构建也需要更多的努力。
(责任编辑:知识)
-
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第三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清单
央视网消息:财政部网站11月22日消息,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药监局发布《关于发布第三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清单的公告》。为鼓励制药产业发展,降低患者用药成本,现将第三批适用增值 ...[详细]
-
永辉超市年报、一季报上演“冰火两重天” 新领导层能否带领永辉走出泥潭
财联社|新消费日报4月30日讯记者 李丹昱)随着社区团购热度渐退,传统商超获得了意思喘息的机会。4月29日晚,601933.SH)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年报显示,2021年,永辉 ...[详细]
-
斯微生物此次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是该公司研发的一款新冠迭代疫苗。中国需要更多技术路线的疫苗,下一阶段,要把更多有效组合的加强剂接种起来。4月29日, 斯微生物对外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获 ...[详细]
-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4月29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答记者问。有记者问:马英九日前在脸书发文称,“台湾地位未定论”是“荒谬言论”,“《开罗宣言》没有国际法律效力、《旧金山和约》没有规范台湾主权”的说法 ...[详细]
-
经历了上周债市的一番踩踏,“跌跌不休”的理财产品中的短债类理财已经开始逐步企稳。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多只银行短债类理财产品经历了上周的净值波动之后,从上周四、周五开始净值逐步企稳,并且有些产品净 ...[详细]
-
4月2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坚持“动态清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CGTN记者提问:有一些声音认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动态清零”政策的落实也应该 ...[详细]
-
4月29日消息,安谋中国今早向钛媒体App 证实,经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依据公司章程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一致决议,聘任刘仁辰先生与陈恂先生担任安谋中国联席首席执行官,并依法完成工商登记。“刘仁辰 ...[详细]
-
来源:略懂的小咖科技领域的自主可控之路,是一条崎岖的攻坚之路。每往前走一步,都是国家和企业数以百亿计的投入。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脉搏。4月30日,中国长城披露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2021年实 ...[详细]
-
《科创板日报》11月22日讯编辑 邱思雨) 据台湾电子时报报道,台积电5/4nm代工价高昂,3纳米代工价更是突破2万美元,下游成本大幅拉升。造成台积电先进制程代工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是其竞争对手三星电 ...[详细]
-
4月2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坚持“动态清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有媒体提问:现在的防疫措施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有说法认为“动态清零”政策拖累了中国经济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