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外资小贷公司解散!花旗中国在华贷款公司仅余两家
本报记者卢梦雪 冉学东 北京报道
4月以来,又家余两花旗集团已注销两家在华贷款公司。外资
继今年4月6日大连瓦房店花旗贷款注销后,小贷近日,公司重庆银保监局批复称,解散同意重庆北碚花旗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重庆北碚花旗贷款”)解散,花旗华贷解散后信贷资产转让给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中国
花旗集团在我国布局小额贷款公司已有十余年历史,司仅重庆北碚花旗贷款解散后,又家余两花旗在我国的外资小贷公司还余两家。事实上,小贷近年来,公司随着监管不断收紧,解散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整体数量也在持续减少,花旗华贷截至2022年3月末,中国同比减少609家,较年初减少221家。
相关分析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指出,花旗解散旗下小贷公司,客观上反映了外资小贷公司的生存困境,特别是信贷文化、风控理念等不完全适应中国市场的问题。而我国小贷公司“缩量提质”是大趋势,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持续,但坚守定位、数字化能力突出、风控清晰的小额贷款公司前景依然可期。
正式解散
7月18日,重庆银保监局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重庆北碚花旗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提请解散”的行政批复。
公告表示,同意重庆北碚花旗货款解散,自收到批复之日起,立即停止经营活动,向两江银保监分局缴回金融许可证,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清算及注销公司等法律手续。
重庆北碚花旗货款解散后,其信贷资产将转让给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重庆北碚花旗贷款是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西部地区布局的第一家贷款公司,也是其在中国的第四家贷款公司。天眼查信息显示,重庆北碚花旗货款成立于2011年9月19日,为“花旗银行海外投资公司”100%控股,注册资本3880万人民币,属于外国法人独资,经营范围为办理各项贷款、办理票据贴现、办理资产转让、办理贷款项下的结算及经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资产业务。
除重庆北碚花旗贷款外,花旗银行在中国还有3家小贷公司,分别为湖北荆州公安花旗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湖北荆州公安花旗贷款”)、湖北咸宁赤壁花旗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瓦房店花旗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大连瓦房店花旗贷款”)3家小贷公司,成立日期分别为2008年11月25日、2009年2月24日、2009年9月21日。
2008年11月,湖北荆州公安花旗贷款成立,掀开了外资银行首次以小额贷款公司模式在中国创立新公司的新篇章。彼时,美国花旗银行中国首席执行官欧兆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一旦贷款公司能实现盈利,就希望开始在中国复制此类模式。”
十余年过去,此前设立的4家小贷公司仅余两家:2022年4月6日,大连瓦房店花旗贷款注销,3个多月后,重庆北碚花旗贷款再注销。
缩量提质
近年来,我国小贷公司数量持续减少。
据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22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232家,贷款余额9330亿元,同比减少609家,较年初减少221家。
今年以来,不断有小贷公司“消失”。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有近百家小贷公司退出了市场。一方面,因违规、失联、空壳等,安徽、江苏、内蒙古、湖南、海南等省份均发布通知取消部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经营资格;另一方面,为配合监管、整合业务等,京东金融、平安普惠、度小满等也注销了旗下的部分小贷牌照。
机构数量减少的同时,相关的贷款余额却在总体上升。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的小贷公司的贷款余额为9330亿元,相比2021年一季度的8653亿元,增加了667亿元。
小贷行业的缩量提质趋势可见一斑。
作为金融机构对外服务的延伸,小贷公司以服务小微、三农为主,是我国普惠金融重要的生力军。而近年来随着银行和消费金融等金融机构业务的“下沉”,面向小微、三农的信贷产品渐次推出,导致小贷公司的生存空间被挤占,发展压力加大。
“小贷公司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经营困难。”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指出,小贷公司经营困难的内部原因主要是风险控制能力建设滞后及偏离定位,外部原因主要是市场和竞争的冲击。针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地方金融监管局开展了专项清理整顿行动。
而外资小贷公司相比本土化小贷公司,又面临着“水土不服”的窘境。在国内消费金融市场尚未成熟、征信体系不够完善的大背景下,外资小贷公司的商业模式适应国内市场仍需耗费一定精力。
杨海平认为,花旗集团旗下小额贷款公司解散,是花旗集团收缩中国境内信贷业务的具体措施,是花旗集团基于当前形势的战略性收缩,并不仅仅针对中国,也不仅仅收缩小额贷款公司。
“但这一行为客观上也反映了外资小贷公司的生存困境,特别是信贷文化、风控理念等不完全适应中国市场的问题。”杨海平向《华夏时报》记者直言。
而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持续整顿下,杨海平认为,小额贷款公司整合、数量缩减还会持续,“但坚守定位、数字化能力突出、风控清晰的小额贷款公司前景依然可期”。
(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综合)
-
财联社11月22日电,今日在2022论坛年会成方金融科技论坛暨全球金融科技大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银行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识别融资需求,着力纾解银企间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时隔不到一年的时间,蚂蚁消金增资尘埃落定。但此次增资相较于最初的方案有所变动,股东中新增三位,其中杭州市人民政府下属的杭 ...[详细]
-
华尔街见闻 葛佳明汇丰预测,今年4季度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悲观情绪及强势的美元会限制原油需求,但明年1季度开始美国将对供应缺口“无能为力”,预测油价将涨至100美元/桶。汇丰认为,今年4季度市场对经济衰退 ...[详细]
-
于消费者而言,它代表着重病之时的救命稻草;于保险代理人而言,它代表着高佣金高收入;于保险公司而言,它是重要的价值贡献产品;在监管眼中,它是“保险姓保”的优等生。一直以来,重疾险在我国保险市场有着极其重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全面升级绿色金融行动 明确到2025年绿色投资与绿色信贷规模达到4000亿元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 11月15日,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发表署名文章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平安集团各级党委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深刻领会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民营房企的融资环境在政策面已大获改善,但具体如何落实、实际效果怎样还有待观察。近一周,房地产重磅利好政策频出,其中由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被部分 ...[详细]
-
美媒:全美通胀阴影未退 美民众迎来37年“最昂贵感恩节假期”
来源:海外网11月16日,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家超市出售火鸡。资料图)海外网11月21日电综合美媒《国会山报》网站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日报道,全美通胀阴影未退,居高不下的物价将影响到接下来的感 ...[详细]
-
11月15日上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开幕。本次峰会的主题是“共同复苏、强劲复苏”,将聚焦全球卫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的能源转型等重要议题。巴厘岛,这里有椰风树影、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