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银行盈利稳定性逐步提高 服务制造业、绿色金融等领域力度大增
炒股就看,大银定性大增权威,行盈专业,利稳领域力度及时,逐步制造全面,提高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服务
来源:证券日报
截至2022年9月末,业绿国有六大行贷款余额(企业贷款和垫款)合计突破90万亿元大关,色金达92.05万亿元,大银定性大增较2021年年末增长11.30%
去年以来,行盈面对复杂的利稳领域力度外部环境,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逐步制造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提高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重点领域,服务服务实体经济的业绿能力和质效得到极大提升。取得这一系列成效,离不开以国有六大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持续稳定发展。业内人士表示,只有盈利稳定性、资产质量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方能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稳定作用,为稳住经济大盘贡献源源不断的金融力量。
盈利稳定性增强
有力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今年1月10日,人民银行发布了《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金融体系运行平稳,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力军,无疑为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系统要继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推进,其自身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而国有六大行作为商业银行的中坚力量,更是如此。近年来,国有六大行克服种种挑战,交出了一份份盈利整体增长、资产质量保持稳定的优良业绩答卷。
中国人民银行特约专家韩复龄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大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力军,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近年来主动靠前发力,持续通过下调贷款利率,实施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推动普惠金融支持工具落地见效,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而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大行的盈利稳定性将进一步提高,得以更好地构建起在经济面临不确定性和挑战时的“护城河”。
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国有六大行全年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万亿元。而仅2022年前三季度,国有六大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就已突破万亿元,达1.03万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6.47%。截至目前,上市银行2022年业绩快报正在持续披露之中,业绩集体增长态势也将在随后的银行年报中得以应验。
“银行业整体盈利增长充实了行业自身资本充足率水平,构建起了在面对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及挑战时的‘后备力量’,让银行业能够更加充分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叶怀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商业银行的盈利增长具有“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同时,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的良性基础。国有大行是银行体系的基石,大行盈利能力的持续增强有助于保持银行系统的稳定,进一步夯实银行业平稳运行的基础。
贷款投放更为精准
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日前表示,2022年全年,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5.6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3.2个百分点。
国有六大行自身盈利的稳定增长,也让其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方面更有底气,在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上充分发挥着“头雁”作用。与此同时,通过积极主动调整信贷结构,使得宝贵的贷款资金投放也更为精准。
国有六大行近年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贷款主动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特别是制造业、绿色金融、“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贷款取得较快增长。
截至2022年9月末,国有六大行贷款余额(企业贷款和垫款)合计突破90万亿元大关,达92.05万亿元,较2021年年末增长11.30%。
叶怀斌表示,服务实体经济是商业银行的本源。长期以来,银行业致力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在贯彻执行国家战略,加大对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的支持力度,围绕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大融资支持,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经济、涉农经济的支持力度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效。
“稳”字不仅代表业绩,更包含了资产质量的稳定。记者注意到,在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银行业也将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保持资产质量稳定放在了首要位置,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国有六大行在化解金融风险进程中同样走在前列。2022年前三季度,国有六大行持续加强资产质量管控,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定。截至2022年9月末,除不良贷款率较2022年年初微升0.01个百分点外,其他五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均较去年年初有不同程度下降,且均远低于同期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74%的均值。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以国有大行为代表的银行业,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自身稳定发展的不俗成绩,在当前经济增速回升向好的背景下,必将为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持续贡献力量并取得佳绩。
(责任编辑:休闲)
-
股票私募整体仓位有所下降,百亿私募也小幅减仓。私募排排网11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7日到11月13日当周,股票私募整体仓位指数为79.47%,相比此前一周小幅下降0.23%。百亿股票私募仓位指 ...[详细]
-
财联社4月21日讯编辑 刘蕊)美东时间周三,全球首富埃隆·马斯克名下的The Boring Company表示,该公司已经在C轮融资中筹集了6.75亿美元。目前这家公司的估值为56.75亿美元。该公司 ...[详细]
-
东航MU5735事故调查初步报告,多方回应!最终结果需多久才能发布?
《“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初步报告》20日正式公布,报告主要包括飞行经过、机组机务人员、适航维修、残骸分布等事实信息。当天,话题#东航MU5735事故调查初步报告发布#迅速冲上热 ...[详细]
-
家政人员自述其服务的老人在家中饿死?警方:系编造 编造者已被处罚
上海市公安局2022年4月21日通报称,近日,一段“家政人员自述其服务的老人在家中挨饿致死”的视频在社交网络平台流传。经虹口警方调查,信息发布者郑某某女,57 岁)为博人眼球,编造子虚乌有的所谓“亲身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 校对 陈荻雁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11月21日公布新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显示,1年期品种报3.65%,5年期以上品种报4.30%。这意味着LPR已连续3个月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唐莹莹4月20日晚间,复星旅游文化集团01992.HK)发布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三个月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数据。复星旅文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集团的度假村、旅游目的 ...[详细]
-
怒斥网友造谣侵犯了杨洋的名誉权。声明称,近日,部分网络用户在网络平台捏造散布关于杨洋先生“违反防疫规定”“被遣返”等不实言论,此类信息已对杨洋先生的名誉权造成严重损害。对于恶意实施涉嫌侵权行为的相关主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缴翼飞 实习生战春阳 北京报道4月20日下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一鸣在国经中心第151期“经济每月谈”活动上表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当务之急是要力 ...[详细]
-
今天11月2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中国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疫情处置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二级巡视员胡翔在会上介绍,当 ...[详细]
-
李稻葵:中国的人均GDP在公元1000年左右处于世界最高水平
今天没有人讲得清中国经济史的大图像,尽管我们许多前辈和同人作了杰出的研究,但也多是对单个地区或单个话题,有特别的了解。只有了解自己完整的过去,一个民族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今天。而了解过去的基础工作,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