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步履铿锵 国内外投资者共享发展红利
本报记者 邢萌
党的资本制度者共展红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市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型开享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放步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履铿利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锵国稳步扩大规则、内外规制、投资管理、资本制度者共展红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市场
一直以来,型开享我国资本市场持续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放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履铿利持续拓展互联互通机制,锵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内外提供良好回报,外资连续多年保持净流入,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拓宽境外上市融资渠道,加强与香港市场的务实合作。”10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时,提出下一阶段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点。
“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
促进国际资本双向流动
“近些年,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举措渐次落地,有力地促进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11月初,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公开场合表示,坚持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是制度型开放的关键所在。证监会将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安排,进一步便利境内外投资者跨境投资,更好支持企业跨境融资发展。
纵观制度型开放的发展历程,高水平的“引进来”与“走出去”成为一条贯穿开放的主线。
“外资机构‘引进来’、中资机构‘走出去’,改变了原有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方式,实现了从单向开放向双向开放的转变。”华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轩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过去国内资本市场开放呈现出一定的非对称性——资本市场吸引外资流入的速度明显提升,而境内资金走出去的节奏相对较慢。随着高水平开放的持续深化,有力促进了国际市场资本的双向流动。
“引进来”方面,分别于2002年、2011年试点的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扮演着重要角色,二者持有A股的规模与市值显著增长,成为早期外资机构进入A股的主渠道。与此同时,全面取消证券、期货和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外资机构在经营范围和监管要求上实现国民待遇。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初,已有摩根大通、高盛、野村、UBS等12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
“走出去”方面,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则满足了境内投资者的境外投资需求,投资范围与规模也不断扩大,成为资管机构配置海外资产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持续深化‘双向开放’举措,不断提升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拓展外资布局中国市场的渠道,提高外资参与A股的便利性,吸引国际上领先的外资机构不断来华开展业务,有助于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和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推动内资企业“走出去”,实力强、运作规范、管理水平较高的金融机构通过“走出去”能够拓展跨境业务,增强国际竞争力。
互联互通机制持续优化
畅通境内外投融资渠道
从“南北联通”到“东西握手”,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拓展优化,畅通了境内外投融资渠道,成为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中的另一条主线。
“南北联通”上,沪港通、深港通相继开通,内地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建立起联接机制,两地投资者得以买卖对方交易所规定范围内的股票。之后,沪深港通机制持续完善,优化交易日历安排,将不可交易天数减少一半;扩大交易标的范围,先后将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尚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科创板股票和ETF纳入标的范围。与此同时,债券通也开通,两地市场实现双向联通。
目前,沪深港通已取代QFII/RQFII,成为外资机构参与A股市场交易的主要路径。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13日,自开通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64万亿元。其中,沪股通累计净买入8651亿元,深股通累计净买入7738亿元。
“从互联互通方面来看,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的落地标志着双向开放的不断推进,有利于增强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提供资产配置的多元渠道。”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瑞银证券董事长钱于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东西握手”上,沪伦通机制的建立与优化,拓宽了境内企业境外融资渠道。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初,已有5家A股公司在英国、7家A股公司在瑞士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累计融资超过85亿美元。
董忠云认为,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拓展,一方面帮助全球投资者更深入了解中国资本市场,并在制度上拓宽了外资参与A股市场的途径,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共享中国发展红利的机会;另一方面,为A股引来“源头活水”,引入境外的机构投资者、长线资金和价值投资理念,提高了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
上市公司提供良好回报
投资者共享成长红利
一直以来,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海内外投资者共享超大规模市场的成长红利。
“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效果显著。中国资产对于投资人具有持续吸引力,中国也一直是全球值得投资的市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党委书记、首席合伙人朱建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作为中国经济的优秀代表,上市公司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充分的投资选择和良好回报。证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沪深两市4800多家上市公司中超八成盈利,共实现营业收入52万亿元,同比增长8.51%。上市公司利润占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的76%。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超过2200家,技术和业务创新也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吸引国际投资者的一大亮点。
董忠云认为,长期来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改革,市场的稳定性、独特性都在增强,在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型成长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方面不断发力。对外吸引力提升,对内包容性增强,通过不断提升直接融资能力,塑造包容高效的市场体系,对投资者来讲,具备较大的投资价值。
“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市场,国际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不断深化,需要继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金融衍生品稳步扩容提供更多风险管理工具。通过提升A股市场的稳定性、可预期性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信心。”轩伟表示。
(责任编辑:休闲)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荆玉来源:巨潮WAVEID:WAVE-BIZ)历经多年坎坷起伏,跨境电商这块万亿蛋糕,再次吸引了国内互联网巨头们的目光。10月17日,一款叫做T ...[详细]
-
特朗普或7月宣布参加2024大选 筹划在对手家门口搞“烟花秀”
财联社6月15日讯编辑 史正丞)就在美国国会正在调查去年初冲击国会山事件之时,美国政坛的又一场强震即将到来:有消息称特朗普准备近日要正式宣布参与2024年总统选举了。据美国当地媒体援引多位知情人士报道 ...[详细]
-
中国基金报 吴娟娟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中资机构越来越为境外机构所重视。日前,欧洲知名投资杂志“欧洲养老金与投资”发布2022全球资管500强名单。相关方面向中国基金报独家提供的中国机构的排名情况显 ...[详细]
-
【新浪教育】苏州大学:2022年招生大类调整8个,新增3个专业
2022新浪 微博百所高校招生访谈栏目《高校驾到》重磅启动,在4月-7月将陆续邀请全国百所高校招生负责人做客,发布最新招生录取政策、提供权威实用的招考信息、解答考生及家长的报考难题。本期邀请到的嘉宾是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白宫6月14日宣布,美国总统拜登将于7月中旬访问以色列、巴勒斯坦以及沙特阿拉伯。外界认为,拜登出访沙特是俄乌冲突和国际油价飙升背景下的利益考量,与其大选时扬言要使该国成为“贱民国家”的态度大相径庭。面 ...[详细]
-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6月15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2022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量,广泛应用于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入,其自身的技术缺陷以及带来的决策偏见、使用安全等问题引发了信任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拿地同比几近腰斩、开工面积降幅远超竣工、个贷、开发贷跌幅仍超两成……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房地产相关数据依然低迷,但黑暗中微见曙光:5月单月,新房销售出现年内首次环比增长、开发投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