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亏损170亿,昔日新能源车一哥跌下神坛
作者 | 刘冬雪
编辑 | 孙春芳
1月30日A股收盘后,年亏车企扎堆发布了2022年度业绩预告。损亿
有人欢喜有人忧,昔日新能下神比亚迪、源车长安汽车净利润大涨,哥跌而北汽蓝谷2022年度业绩预告一出来,年亏竟然有股民发问“为啥还不ST?损亿”
北汽蓝谷公告显示,预计公司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昔日新能下神净利润为亏损52-58亿元,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源车扣非净利润为亏损56-62亿元。
该公告指出,哥跌业绩预亏原因有二,年亏一是损亿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动力电池等零部件成本上涨,挤压公司利润空间;二是昔日新能下神公司产品销量还处于快速提升期,规模效应不明显,源车同时公司在技术研发、哥跌品牌渠道建设上持续投入导致。
算起来,这已经是北汽蓝谷连续亏损的第三个年头了,2020年它亏了64.82亿元、2021年亏损52.44亿元,再加上2022年的亏损,三年累计亏损约170亿元。
极狐销量完成50%
无论是造车新势力们还是背靠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亏损不足为奇,不过北汽蓝谷的情况有些特殊。因为从销量看也好、从财务看也罢,北汽蓝谷总是透着一种乏力。
北汽蓝谷2022年12月产销快报显示,公司12月份产量为4315辆,销量为9863辆;2022年1-12月累计产量为22216辆,同比增长248.81%,1-12月份全年销量50179辆,同比增长92.06%。从北汽蓝谷销量和产量对比可以看出,销量比产量多出了一倍多,这就说明去年一年公司尚处于消化库存的状态。
2022年年初,北汽蓝谷给自己定下的年销量目标为10万辆,其中包含极狐汽车4万辆。实际上,2022年公司只卖出了50179辆车,仅完成了目标的50%。
被寄予厚望的极狐,成绩也拖了后退。新车交强险数据显示,极狐汽车2022年累计销量为11895辆,甚至距离年销量目标的一半都有不小的差距,且月平均销量不足千台。
(图源/视觉中国)
北汽蓝谷财务亏损也在加剧。公司2022年三季报显示,该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57.07亿元,比2021年同期下降了6.41%;亏损35亿元,比2021年同期扩大了32.35%。同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降了13.29%,负债率达到了76.53%。毛利率方面,整体-6.24%的毛利率三年都没能实现转正。
相比之下,同期赛力斯营收翻了一番、现金流实现了转正、毛利率也从2021年三季度的2.33%增长至2022年三季度的9.8%。虽说亏损还在继续,但也算是有了向好的势头。
错失的三年
其实北汽蓝谷是有个不俗的出身的,其前身是2009年开始独立运营的北汽新能源,也是中国首家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2018年,北汽新能源借壳上市,更名北汽蓝谷。
北汽蓝谷不仅背靠着北汽集团这颗大树,也赶上了行业发展的黄金周期。2016年,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刚刚开始兴起,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53%至51万辆,行业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手握新能源造车资质的北汽蓝谷,开始将重点业务放在了B端市场,通过B端市场快速实现了销量崛起,2016-2018年公司一直是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冠军。
与此同时,北汽蓝谷也因新能源车的快速放量,在国补前期最大限度地吃到了政策红利。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北汽蓝谷陆续收到了6笔补贴,共计29亿元左右。
然而随着网约车等市场逐渐饱和,C端市场打开,被烙上“网约车”标签的北汽新能源车难以在C端市场复制B端市场的成功,于是推出了极狐品牌。
为了打造更高端的品牌形象,公司与生产过阿斯顿马丁、奔驰G级、宝马Z4等高端豪车的麦格纳合资建厂,与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极狐高调地肩负起了北汽蓝谷的希望。
(图源/视觉中国)
然而随着极狐的推出,公司销量却大幅缩水。2018年、2019年,公司的年销量还能保持15万辆以上,占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市场的份额10%以上。而2022年,北汽蓝谷市场份额却不足1%。
极狐品牌成立6年,最出圈的是演唱会。2022年4月15日,极狐首次独家冠名的崔健首场线上演唱会,在线观看人数达到了4600万人,点赞量超过1.2亿。这场营销让极狐坚定了“独家冠名”的路径,接着一年内独家冠名了罗大佑线上演唱会“童年”、“你要好好的”演唱会。
数以千万计的巨额营销带来的关注度伴着演唱会的落幕戛然而止。据悉,4月崔健演唱会后,极狐当月的销量仅601辆,环比下降63%;5月罗大佑的演唱会依然没带给极狐大幅度提升的销量,当月仅销售1043辆;8月5日的“你要好好的”演唱会过后,极狐的销量却没有“好好的”,千辆月销还是不为所动。
过去几年,北汽蓝谷在营销上没少下血本。以去年数据为例,2022年前三季度,北汽蓝谷销售费用高达14.66亿元,同比增加43.44%,相比之下,同期研发投入仅有6.27亿元,同比下降3.7%,营销费用是研发投入两倍之多。就在同行在技术上内卷的时候,极狐不断加码营销,一步步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如何自救?
困局之下,北汽蓝谷正在尝试自救。
北汽蓝谷在去年7月开启第三次定增计划,计划募资80亿元。自2018年借壳上市以来,北汽蓝谷在2019年和2021年通过定增分别募资10.34亿和54.50亿。如果此次定增落地,北汽蓝谷近四年在资本市场募资总规模将达145亿元。
对于培育多年未见起色的极狐,公司仍选择倾注更多资源。
一方面,北汽蓝谷正在通过加深与知名企业的合作来提高品牌的声量。2017年至2019年,北汽蓝谷与华为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业务合作协议》,双方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合作逐渐加深。
2021年,全球首款搭载华为鸿蒙OS智能互联座舱系统的量产车型,也是全球首款搭载华为高阶自动驾驶ADS系统的量产车型——阿尔法S全新HI版在上海车展亮相。之后,双方进行了第四次合作,当年9月签署了《全面业务深化合作协议》。
近日,还有消息称华为和北汽将推出“智选车”,新车将基于极狐平台打造,但不会采用极狐品牌,并且会进入华为渠道销售,预计将于2024年上市。
(图源/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极狐通过成立新品牌来消弭其销量惨淡的阴影。
2022年年初,极狐推出定位于智能亲子车的“KAOLA”,极狐方面认为,2023新能源汽车市场从补贴驱动过渡到市场驱动,消费者需求更为多元化、个性化,大而全的产品不再是首选,针对性更强的细分市场驱动的造车理念开始成为行业全新方向。至于细分市场能不能让“KAOLA”带领极狐迈上新台阶,目前还不好说。
可见,即便在行业发展的窗口期,出身、营销能解决的只是一时的问题,最终决定品牌走得多快多远的,还是产品本身。
(责任编辑:探索)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乐天购物周四表示,其董事会上月通过出售中国成都乐天百货的决议,这是乐天在华最后一家百货门店。乐天购物有关人士表示,正在推进出售股权,收购方及细节尚未敲定。 ...[详细]
-
8月17日,云南省委组织部发布了一则《省管干部任前公示公告》。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该公示显示,4名来自金融系统的干部经研究拟提名为副州市)长人选,其中包括两名“80后”干部。这几名干部分别是:兰发文, ...[详细]
-
我真的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我演的这些人都太好了,老百姓对我的喜爱是托了这些英雄的福。——李雪健采访李雪健后,所有亲历者都达成了一个共识——这是一场洗涤灵魂之旅。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北影节)于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由业协会下称“中银协”)15家成员单位共同参与撰写的《中国保理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下称《报告》)近日完成。11月22日晚,中银协官方公号发布了报告。对于保理业 ...[详细]
-
记者18日大通县融媒体中心获悉,从8月17日22时25分,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瞬间强降雨,引发山洪,造成泥石流,致使河流改道,2个乡镇6个村1517户6245人受灾。经过进一步搜救核实,截至18日12时 ...[详细]
-
证券时报网讯,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大众化消费游艇。以满足游艇大众消费需求为重点,大力发展中小型游艇 ...[详细]
-
8月18日盘前策略提示:区域限电影响有限 市场处于弱反弹中后期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周三,上证综指涨0.45%,报3292.53点,深证成指涨1.01%,创业板指涨1.7%。房地产板块大幅反弹,涨近8%。券商板块涨幅靠前,、涨停 ...[详细]
-
威马发内部信,公司高管带头降薪!专家:保持定力的企业会坚持到最后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每经编辑 裴健如11月21日,一份威马汽车CEO沈晖发布的内部信在网络上流传。内部信显示,2022年充满挑战和困难,威马汽车也面临着资金、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压力。“今年10月以来,公司 ...[详细]
-
中国金融杂志 08-18 12:04 在全球经历持续多年的低通胀之后,高通货膨胀再度备受瞩目。短期内,通货膨胀可能可以提振经济、降低失业,但长期来看,靠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是饮鸩止渴。目前,全球多个主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