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掉队:赴港上市,更像是一场“求生”
作者/黑羊
编辑/魏晓
威马在港股递交IPO,求生已是威马二度谋求上市。上一次的掉队冲击目标是科创板。
可惜失败了。赴港
在造车新势力中,上市威马曾和蔚小理三家一起,更像被称为中国造车“四小龙”写进德意志银行的求生报告中。
如今,威马作为“龙尾”的掉队威马却掉队了。
虽然去年威马交付了4.42万辆新车,赴港比前年有所进步,上市但对比其他新能源车型,更像其销量几乎只有小鹏的求生一半——这样的颓势也体现在了营收上。
而在造车新势力看中的威马研发方面,2019-2021年威马分别耗资8.928亿元、掉队9.921亿元及9.812亿元。其中2021年在收入大涨的情况下,研发费用不升反降。
此外,威马真的要没钱了。
据招股书显示,威马从2019年起就每年亏损45亿元以上,三年合计亏损更是突破百亿。而一共在一级市场融了350亿的威马,如今账面上只剩40多亿。
威马面对许多的问题——股东构成过于复杂、研发投入占比不足、科技含量不足、公司经营巨额亏损等,这也使得威马的赴港上市,更像是一场“求生”。
融资之王
威马要上市,看起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毕竟它的同行,三家造车新势力“蔚小理”早已在二级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
而且威马也需要上市,原因是:缺钱。
威马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总收入逐步上升,分别为17.62亿元、26.72元及47.43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威马汽车销量的逐年增长。
不过,威马的亏损也在逐年扩大:2019年至2021年,威马经调整净亏损为40.44亿元、42.25亿元、53.63亿元。公司三年亏损额超过130亿元。
威马是需要钱的。在招股书中,威马表示公司运营需要大量资金,“如果未能按可接受条款获得充足融资,则可能对我们的业务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威马创立于2015年,创始人沈晖曾任吉利集团董事兼副总裁,在创立威马汽车之前,最耀眼的战绩,是协同李书福收购沃尔沃,并梳理其全球架构——说白了,在造车新势力领域,沈晖是真正的“汽车人”。
威马也是含着金汤勺出生。
与早期“蔚小理”三家不同的是,威马没有宣称自己的目标是“中国的”,而是要成为“燃油车品牌里大众、丰田般的存在”,在定位上,威马也没有走高端路线,而是生产10-20万元的“用得起,用得爽”的平民车。
平民车路线,这看起来很“吉利”。传统车企走出的沈晖,造车风格也非常保守。比如一开始就将所有资源揽在手里——把钱和精力放在自建工厂之上,在黄冈、温州建立了两处生产基地。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自己把握品控,而拥有生产线,同时,也让威马更早更容易收获融资。
从2016年到2021年,威马汽车总共经历了9轮融资,有媒体统计,截至目前,威马的累计融资规模已达到350亿元。其投资名单阵容相当豪华:比如,红杉基金,投资,五矿资本,紫光集团、等等。
招股书显示,仅2020年至2021年,威马的融资所得金额分别为56.30亿元、64.91亿元。
的李斌曾说,没有200亿别想造车,可融了350亿的威马,为何还是缺钱?
钱都去哪了?
曾经,威马和蔚来、小鹏、一起,被称为新能源造车“四小龙”。
“与其他新势力车企相比,威马太传统了,威马把钱花在生产线没错,花在直营店铺也没错,但造车新势力更注重科技和研发,这方面威马并没有太大的动静。”从事汽车市场研究的研究员林涛告诉AI蓝媒汇。
“最直接的证据是,当造车新势力普遍将车主社群纳入手机APP,威马却没有,威马的手机APP更像一个传统的服务+电商平台。”林涛说。
科技掉队,但在过去几年里,威马却在营销等费用上“狠下功夫”。
招股书显示,过去三年威马的销售及营销费用逐年增长,保持在9亿元之上。行政费用更是公司日常开支的大头。其中公司2021年的行政费用达到27亿元,占总营收比接近57%。
而造车新势力中,比如蔚来汽车,将其销售费用与行政管理费用进行合并,仅占总营收比例的19%。
而在影响销量的渠道建设上,威马也疯狂撒币。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底,威马共建有621家经销门店,并计划在2023年逐步开设直营店。“我们可能需投入大量资金及管理资源以开设新直营店。”
可这种广撒网、多积粮的营销方式,并没有为威马及时止损。
AI蓝媒汇找到一位华北地区的威马汽车销售商,他说:“疫情期间雪上加霜,疫情前涨了一波价,我们都觉得不太明智,本来很多人买电车,就是为了丰富的功能,现在很多功能你没有或者是不行,谁来买?”
销售商的说法反映到招股书数据上,威马汽车的销量的确差强人意。
根据招股书,自2018年9月推出首款车型以来,截至2021年底,威马累计销量为83495辆。其中,2019年-2021年三年累计销量分别为12799辆、21937辆及44152辆。今年第一季度,威马累计交付新车7476辆。
而这些数据也存在“水分”。
据《财经天下》报道,自2020年开始,威马公布的销量已开始包括对经销商的交付量。即经销商处的少量库存车,也能被记入最终销量。
上述销售商则认为:威马可别盲目扩张了,好好搞研发,踏实下来解决点实际问题吧。
打捞威马
经销商所说的实际问题,是威马汽车的失火问题。
2020年8月底,在成都。有人拍到一辆停在院子里的新能源车自燃。照片流到网上,有网友指出,事发地为威马汽车成都研究院,着火的车型号为即将交付的威马EX5。
随后,威马发表声明,称着火的车为“一辆经过多轮破坏性试验的报废早期试装车,已进入拆解程序,拆除了电路保护装置及部分部件但未能及时完成全部拆解,出现电器元件短路引发火情。事件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未涉及任何人员损伤。”
这是威马EX5的“第一烧”,但不是最后一次。
据媒体报道,就在2020年威马得到收获新一轮融资后的一个月内,EX5遭遇了“五连烧”,此后2021年12月,又在郑州、海口、三亚经历“四天三连烧”,再算上其他城市的EX5自燃,威马经历了两年11烧。
一系列事故,让威马在2020年底召回了1282辆风险车,但召回也让很多观望威马的准车主,为品牌打上不信任的标签。
图/威马EX5二手市场上,威马也让车商敬而远之,一位在天津从事二手车交易的人士告诉AI蓝媒汇:“威马不收,也有车行收的,但是很谨慎,价格压得很低,他们(威马)不解决这个烧车的问题,不敢收。”
林涛向AI蓝媒汇分析:“连续的烧车事件,其中反应了威马的产品力不足。但是威马一开始就自建生产基地,按说品控应该比代工更有保障,所以这里一是资金长期不充裕质量把关不严格,二应该是研发的问题。”
据招股书显示了威马近几年的研发费用和占比:2019年至2021年三年间,威马研发投入分别为8.93亿元、9.92亿以及9.81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50.7%、37.1%及20.7%。
显而易见,威马的研发在缩窄。
而在已经上市的造车新势力中,“蔚小理”三家都在2021年财报中强调了研发,公开数据显示,威马的研发人员为1141名,占公司员工总数的28.9%。而同期蔚小理的研发人员规模分别达到4809名、5217名及3415名,占比则为31.63%、37.3%及38.7%。
在业内人士看来,显然威马要通过加大研发力度,来解决“实际问题”。
招股书中也透露:威马此次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及销售网络的扩张。
目前,看起来强壮的威马,掀开衣角的确瘦骨嶙峋。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56亿元——要知道,造车新势力中小鹏汽车,其2021年底的现金储备规模是435.4亿元。
“威马这次如果成功上市,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以后要为股价负责,不再乱花钱了;二是要把自己变得更像新势力造车那些企业一样,投入研发,拥抱互联网,不要再在传统路线上打转,这些其实是在让消费者对威马重新建立信心,算不上拯救威马,算是打捞,让它回到正轨。”林涛说。(来源:AI蓝媒汇)
(责任编辑:娱乐)
-
当地时间9月1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监督和改革委员会表示,已经与前总统特朗普及其会计公司就移交特朗普的财务记录达成协议。央视记者 顾乡 徐德智) ...[详细]
-
图片来源:图虫3月21日,一则关于东莞虎门南栅国际文具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栅国际文具”)结业的消息在网上流传。3月22日,东莞虎门镇向界面新闻大湾区频道记者确认,南栅国际文具结业的消息属实。一份盖 ...[详细]
-
作者:杨惠 免费wifi大量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浏览网站后遭遇营销电话骚扰、儿童智能手表成为偷窥“眼睛”……今年3·15晚会曝光了不少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这让人不禁感到后怕,我们的信息到底是如 ...[详细]
-
作者/马晓宁编辑/胡喆“我想请你当的CTO!”这句话,刘强东至少对三个人以上的人说过。根据雷峰网的了解,其中两个人接受了,一个人拒绝了,这也成就了京东的两任CTO,和一位不是CTO却胜似CTO的技术高 ...[详细]
-
房地产市场低迷之际,楼盘质量问题,往往成为购房者更为关注的焦点。今年下半年以来,深圳多个网红“日光盘”便因房屋质量问题陷入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的纠缠官司中。有业主称,如果自身诉求达不到满意的效果,业主坚决 ...[详细]
-
千亿芯片巨头尾盘闪崩 为稳定投资者预期 闻泰科技“主动”说明经营情况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3月24日晚间,千亿芯片巨头600745)发布了一则“关于近期经营情况的说明公告”,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各项主要业务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 ...[详细]
-
中国网财经3月23日讯 中国恒大昨日晚间召开全球投资者电话会议,公司高管团队针对近期经营进展及债务重组推进情况做出说明。中国恒大集团执行董事肖恩在会上表示,今年1月26日召开第一次债权人电话会议以来, ...[详细]
-
2022年以来,南方基金已使用自有资金认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超过2.5亿元。南方基金表示,接下来,公司还将进一步加大主动权益、被动权益、FOF等产品自购力度,并坚定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的理念, ...[详细]
-
金山云Q3调整后毛利率为6.3% 业务规模和收益质量保持稳定
(KC.US)于11月23日美股盘前发布2022年Q3财报。数据显示,金山云Q3营收19.7亿元。本季度,公有云和行业云分别实现收入13.5亿元和6.2亿元,调整后毛利率稳步提升至6.3%,连续两个季 ...[详细]
-
失事客机黑匣子尺寸约为20cm x 20cm x 60cm,救援队正分片地毯式搜索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