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青: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永远同步进行,企业和产业一定做好提前准备
9月22日,李志在中国宣布双碳目标两周年之际,青经气候企业《零碳雄心之路》与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联合主办“长江经济带气候安全与零碳愿景”论坛。济发进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展和做好准备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应对永远业定
李志青表示,变化从经济学角度理解,同步提前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和产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李志气候变化带来的台风、高温等极端气象事件带来的青经气候企业一些财产损失,统称为物理性损失。济发进行物理性损失本身面就非常的展和做好准备广,比如说直接的应对永远业定建筑物各种财产损失外。比如说现在由气候变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变化很缓慢的同步提前上升,要应对它,适应它,就需要投入很多的成本和代价。
经济学更看重是第二部分的损失,转型性损失。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避免刚才那些带来的损失,所以通过减缓和适应两种露营加以应对。这意味着整个气候变化应对领域的制度、政策、标准体系会越来越严格,就会带动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配置。比如说,碳中和就是非常典型的气候减缓的战略,目前全球范围内大量的经济、社会、资源人力物力创新都被投入碳中和碳达峰领域中去,使得整个社会呈现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
全球发展趋势来看,绿色低碳转型肯定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是在短期来看,这种影响就可能会体现在一部分行业得到大的发展了,另外一部分行业可能就会缩小,甚至产生很多的风险。再比如现在生态环境部推的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同样推动了整个资本市场要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气候变化应对的过程中。所以这种影响,转型性的影响可能会比我们想象的面要更大,程度更加的严重。
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威胁产业和企业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产业未来应该做好怎样的准备?
李志青表示,第一,产业和企业必须要识别清楚,面临的气候风险是什么。我们在气候变化应对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政策规制的变化给企业产业带来的经营型风险,这是需要很好的做研究和识别。
第二,识别清楚后,产业和企业要建立整个气候风险的管理系统。无论是内部的管理还是借助于绿色保险的形式外部管理,总的来讲要减缓风险带来的冲击,不能无动于衷坐以待毙。
第三,及时开展自身的调整和转型。这个调整和转型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退出某个产业,不去做,不去经营了。而是能不能通过深度的参与碳市场的交易方式来加强对于风险资产的很好调整和盘活期应对。
第四,在风险应对的过程中寻找新的机遇。经济的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永远是同步进行。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产业一定要在创新、发展、风险应对上做好充足的提前准备工作。
(责任编辑:热点)
-
富力地产:上半年净亏损68.99亿元,出售多处资产以回笼资金
澎湃新闻记者 李晓青8月31日晚间,富力地产02777.HK)披露2022年半年报情况。财报显示,富力地产上半年营业额由2021年同期的359.46亿元减少58%至151.49亿元,毛利率18.9%, ...[详细]
-
千龙网为全面落实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高质量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首都商业消费空间均衡布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会同北京市商务 ...[详细]
-
来源:期货日报9月初,美股出现强势反弹,主要的原因是市场对于美国通胀预期出现了降温,从而缓和了对美联储9月大幅紧缩的担忧。然而,刚刚公布的美国8月CPI数据显示,美国通胀仍在蹿升,虽然CPI同比增速出 ...[详细]
-
中新社南宁9月17日电 记者 杨陈)2022中国—东盟卫星应用产业合作论坛于9月17日在广西南宁举行。全球首款“北斗量子手机”在此次论坛上发布。“北斗量子手机”由北方雷科安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是在普 ...[详细]
-
来源:财联社面对处于40多年高位、突破两位数的通胀,英国人民“破防”了。最近几周,罢工潮席卷整个英国,铁路工人、飞行员、记者、律师和邮政工人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提高工资,抵消通胀带来的损失。英国7月份的 ...[详细]
-
记者 李金磊“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2015年10月29日,习 ...[详细]
-
记者/潘晓彤美国对中国芯片技术的一系列围追堵截政策,正在反噬美本土芯片企业。据彭博社报道,拜登政府计划对中国实施更广泛的芯片技术限制,可能会对向中国出口人工智能芯片与芯片制造设备的企业设置更多条件,这 ...[详细]
-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如今法国人越来越重视粮食浪费,尤其是面包常常被扔掉的问题。他们正在采取行动,让古老的法棍面包焕发新生,变身为糕点、啤酒,甚至是绿色能源。据英国《泰晤士报》15日报道,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张欣然9月15日,央行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75%,实施缩量平价续做,符合市场预期。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缩量操作主要与当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及一级交易商需求不大有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