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豆类期权获批 企业精细化风险管理再添利器
金融时报
系期权再添新品种。个豆管理
证监会7月29日宣布,类期利器批准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自2022年8月8日起开展黄大豆1号、权获黄大豆2号及豆油期权交易。批企当日,业精大商所正式发布黄大豆1号、细化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权合约及上市交易有关事项的风险通知。
市场人士表示,再添黄大豆1号、个豆管理黄大豆2号及豆油期权上市,类期利器一方面将为我国大豆产业链各主体提供更加完备的权获风险管理工具,完善市场定价机制,批企推动大豆“保险+期货”在更大范围推广;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境内衍生品工具体系,业精提升境内衍生品市场影响力和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细化
将沿用美式期权行权方式
大豆既是风险粮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同时也是副食品的重要原料。近10年来,我国大豆进口与消费的比值保持在80%以上。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大豆进口量9652万吨,进口金额达535亿美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大豆及其产业链的稳健发展,2021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多项具体措施提升大豆和油料产能。
目前,大商所已上市了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期货品种体系。但目前在大豆系列品种上,已上市期权只有豆粕一个品种,产业急需上市更多期权品种,以满足多元、精细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根据通知,即将上市的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权合约与大商所已上市期权合约设计思路基本一致,仍将采用美式期权行权方式,适用于同一套规则体系。大商所将于8月8日日盘起挂牌交易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权合约,并于当晚开展夜盘交易,交易时间与标的期货一致。首日挂牌期权对应标的合约月份分别从A2211、B2211、Y2211开始,向后覆盖标的期货所有已上市交易的合约月份。黄大豆1号期权持仓限额为15000手,黄大豆2号、豆油期权持仓限额均为20000手。此外,通知还明确了挂牌基准价、交易指令、行权与履约、相关费用、做市商制度及合约询价等内容。
市场人士表示,大豆系列期权合约设计既充分参考了豆粕等已上市期权的成功经验,又根据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和豆油品种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既能保障市场的平稳运行,又能促进功能的有效发挥。
风险对冲手段进一步丰富
近年来,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期货市场不断探索农业风险管理新路径,“保险+期货”试点规模不断扩大。自2015年以来,大商所已支持开展大豆“保险+期货”项目57个,涉及种植面积880.85万亩,现货量136.96万吨,共计理赔2.94亿元,惠及农户28.47万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大豆“保险+期货”主要利用期货复制期权进行风险对冲,存在风险对冲手段单一、对冲成本高、波动风险无法完全对冲、追加保证金风险等问题,试点项目的规模和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大豆期权上市,将为市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对冲工具,可以为场外期权提供定价参考,交易者可以直接利用场内期权对冲风险,降低‘保险+期货’对冲成本,推动‘保险+期货’模式的健康持续发展。”中国大豆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南华期货董事总经理唐启军说。
中垦国邦(天津)有限公司副总裁褚建宏表示,我国是大豆进口和消费大国,市场规模庞大,影响相关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多,市场主体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尤其是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犹存以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形势下,大豆相关产业面临的市场形势异常复杂。上市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权,能够与期货形成合力,为企业增加更多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工具,提升产业链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进一步促进市场功能有效发挥
多年来,我国期货和期权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平稳运行,为大豆系列期权上市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货的日均成交量分别达到20万手、7万手和94万手,日均持仓量分别达到17万手、5万手和73万手,且产业基础深厚。据了解,目前,国内90%以上的大中型油脂油料企业都深度参与了大豆系列期货交易和豆粕期权交易,为期权上市积累了良好的产业客户基础。同时,自2017年豆粕期权上市以来,我国商品期权市场已经逐步形成了较完备的规则制度体系,为期权上市提供了制度保障,并积累了监管经验。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大豆系列期权的上市还将进一步促进期货市场的功能发挥。在唐启军看来,商品期权以期货为标的,期权市场与标的期货市场具有较强的联动性,可以建立现货、期货与期权价格之间的网状关系,市场自身的对冲行为与套利交易力量将不断促进价格向合理方向运行。期权品种上市,有利于提高期货市场价格发现效率和运行质量,进一步促进期货市场功能有效发挥。
业内人士认为,大豆系列期权上市后,客户可以同时参与期货和期权市场,在对期货进行方向性交易的基础上,通过期权进行波动性交易,能够更加充分地表达价格预期,在全球贸易价格体系中更好反映中国市场的影响因素,提升境内衍生品市场影响力,对保供稳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及豆油期权合约设计过程中,大商所充分借鉴已上市期权合约的成熟经验,在兼顾风险防控和市场流动性的同时,重点围绕功能发挥,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广泛听取并吸收市场各方意见和建议。下一步,大商所将在证监会的领导下,扎实、全面做好相关上市准备工作,确保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权顺利上市和平稳运行,与豆粕期权及相关期货工具一起,共同服务好我国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娱乐)
-
建设银行:已完成个人养老金业务相关准备 有序推进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准备工作
记者从最新获悉,目前,建设银行已经完成了个人养老金业务相关的制度、系统、人员准备,近期将根据监管要求在试点地区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营业网点等多个渠道为客户提供账户开立、资金缴纳 ...[详细]
-
10月17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第一场记者招待会。图为分会场。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10月17日下午,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二场记者招待会。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肖培,中央 ...[详细]
-
PPT造车又一案例:新能源卡车创始人被判欺诈罪,为何资本信了
尼古拉新能源卡车。图/尼古拉官网续航里程超1000英里,单次充能只需15分钟,运输成本降到 0.95 美元每英里。新能源卡车公司尼古拉Nikola)创始人特雷弗·米尔顿给业界画了一张大饼。然而调查人员 ...[详细]
-
六大行年内再次齐发公告:9.53万亿贷款支持实体经济 投向哪里?
六大行年内罕见再次齐发公告3月10日五大行曾齐发公告聚焦实体经济),此次内容则聚焦今年前三季度支持实体经济相关情况,并结合各行定位披露了各自主要领域的信贷投放情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公告测算,前三 ...[详细]
-
“双碳”背景下智能汽车如何加速发展 2022汽车资本论坛传递权威声音
本报记者 龚梦泽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1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首场论坛——2022汽车资本论坛“双碳未来,智能汽车加速”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证券日报社与中国欧 ...[详细]
-
《科创板日报》19日讯,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科学家们生产出一种首创的材料“智能塑料”,这种材料在某些部分是柔韧的,而在其他部分是坚硬的,他们认为有一天这种材料会被用于柔性电子产品和机器人。这项研究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曾剑 每经编辑 梁枭 10月初,SH600139,股价2.33元,市值15.42亿元)宣布收购洪洞县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舜风煤 ...[详细]
-
继郑州30天专项行动促进百余项目复工后,另一省会城市哈尔滨在“保交楼”方面也有了实质进展。“时隔6年,业主终于可以回家了。有了最基础的保障,期待明年完善园林、绿化的样子。”10月15日,哈尔滨华鸿金色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琼斯)1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会议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 ...[详细]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据悉,十年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超过1300万人,帮扶困难人员就业1768万人。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