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品降温 未来发展将“脱虚向实”
来源:金色财经
日前,脱虚向实国内最大数字藏品平台之一腾讯幻核宣布停止数字藏品发行。数字与此同时,藏品多个数字藏品平台都明显放慢了产品发行速度及数量,降温有的脱虚向实平台的数字藏品甚至出现滞销,销售价格也大幅下跌。数字
国外的藏品NFT市场同样急速降温。推特公司CEO杰克·多西用自己“第一条推文”铸造的降温NFT,曾于2021年以290万美元被拍出,脱虚向实今年5月被转售时,数字第一次拍卖结束竟只有七位竞标者,藏品报价从6美元到277美元不等。降温仅一年的脱虚向实时间,“天价推特”的数字价格就跌到剩下不足万分之一。
经历“炒”起与潮落后,藏品数字藏品进入回归理智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数字资产进化成数字权益,藏品回归价值本身。
一夜火爆又迅速“凉凉”
质疑声带来数藏信任危机
NFT(非同质化代币)概念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93年的“加密置换卡”,直到2017年,区块链技术公司DapperLabs首席技术官DieterShirley首次提出NFT的概念。2021年,NFT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集中爆发。从6900万美元的NFT数字画作,到杰克·多西仅有五个单词的290万美元NFT推文,再到2439万美元的无聊猿NFT项目……第三方研究机构DappRadar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NFT交易额超过230亿美元,其中排名前100的NFT藏品的底价市值就达到167亿美元。
NFT的热度迅速席卷国内市场,蚂蚁、腾讯、字节、百度、京东、B站、小红书……几乎所有互联网大厂蜂拥而上,并以“数字藏品”命名自己的NFT项目。在NFT最火的时候,每天都有百万用户涌入旗下的鲸探和腾讯旗下幻核这两大头部数字藏品平台。
数字藏品飞速发展,出现了包括交易平台、游戏、体育、音乐、动漫等多个细分赛道,应用边界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品牌和互联网大厂纷纷尝试布局数字藏品,打造品牌的数字化周边,通过数字藏品提升品牌的科技属性和潮流属性。
然而,升温快,降温也快。《数字藏品2.0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关于数字藏品的质疑声此起彼伏,数字藏品概念出现信任危机。
诸如——“我买数字藏品用来干什么呢?有什么用?”“博物馆的文物制作成数字藏品,那是复制品,有何价值?”“当前同质化严重,风格的相似性和原创性如何判定是唯一?”“数字藏品怎么证明唯一性?平台该如何做好保障?”等问题频被抛出,直指数字藏品权益未见、用途价值不明确、如何保证唯一性,以及平台发展不规范等现实问题。
而从整个NFT行业的阶段性发展来看,其在经历“炒”起与潮落后,数字藏品热度下降,已开始进入冷却期。从整体数据上看,数字藏品市场发行量与发行总额双量下滑,虽行业降温但凛冬未至。从2021年第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数字藏品发行量迅速堆起,6月市场存量虽然下探但规模仍在;今年2月份开始,市场情绪疲软,近4个月跌势凶猛。
层层考验禁止数藏价值“画饼”
行业数字化探索需“对号入座”
狂热过后,数字藏品面临着层层考验:监管方面,去二级交易化,剥离了数字藏品的金融属性;技术方面,元宇宙的发展不成熟极大限制其使用场景;市场方面,杂乱无序的多方扩张带来无意义的市场环境。
在此背景下,数字藏品未来将如何发展?报告认为,经过元宇宙概念的爆发与数字藏品几年来的发展,当前数字藏品已与多个其他领域相结合,产出了不一样的“风景”,究其根本“文化艺术”是数字藏品内核,行业数字化探索需“对号入座”。
在影视综艺方面,数字藏品主要用来提升影响力与用户黏性,比如在电影领域,影片宣传、经典纪念、拓展衍生消费、内容引流等环节都可以引入数字藏品;在影视剧领域,数字藏品可带来长尾曝光、打造人物IP,以及供剧集宣传提高热度。
例如,综艺节目中国说唱巅峰对决推出数字藏品头像,视频平台基于此综艺对外授权了超过五个数字藏品或数字衍生品项目,达到了拉长周期、延长曝光、积攒私域流量等效果。
在音乐行业方面,由于音乐行业具有浓厚的艺术属性和潮流气息,同时具有很高的版权保护意识,数字藏品+音乐将为音乐人、音乐节、演唱会、粉丝用户、发行公司、发行平台等音乐涉及的多行业以及角色深度赋能。
在游戏行业,与数字藏品或将碰撞出更多的游戏玩法与用户权益;在体育行业,数字藏品有望拉动粉丝参与到赛事、追星及相关衍生品产业中;在文旅行业,数字藏品则能帮助IP打开声量、加码数字建设、释放艺术价值。
实体品牌加入增加实用性
NFT正在脱虚向实
“我们已经习惯了熊市,但这并不代表NFT向前探索的脚步就此停歇。”全球最大NFT交易平台OpenSea创始人兼CEO Devin Finzer直言,“第一批诞生在大众视野中的NFT(如收藏品一类的生成艺术)更像是有钱人的玩具,但当这个市场开始涌现出票务、音乐、房地产等NFT更有价值的应用时,市场和用户便能很好地将‘建设者与投机者’分开,将‘信号与噪音’分开。”
“生成艺术热潮”逐渐退去,看似冷却的NFT市场正在迎来一股新的浪潮:全球各大实体品牌加速涌入,驱动着NFT朝着实用性的趋势前进,进入实体权益配套的新阶段,以降低其泡沫性。
其中,阿迪达斯今年年初向消费者贩售了总计3万个原创NFT,持有者们可以将NFT兑换成与之对应的限量版的实体产品,且无需额外付费,并且拥有了第一时间获取限量款运动鞋、服装的权益。
星巴克今年5月发售了首个NFT。购得NFT的会员即可进入数字社区中,NFT不仅可以交易和转让,代表相应的福利,如线上咖啡制作教学、艺术家联名商品,以及受邀参加独家活动,甚至前往哥斯达黎加咖啡农场等。
此外,NFT“唯一性”的特性,在票务领域的应用也表现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NFT可对多维的数据对象进行记录与标记,并通过标记实现数据的追溯,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票务公司、体育俱乐部开始与区块链公司合作,通过NFT解决了黄牛票、假票、转售等问题,还能为粉丝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务。
今年3月,中国碳中和宣布利用区块链技术在全球首次发行碳资产NFT,支持机构、企业或个人通过平台购买碳资产NFT从而抵消相关排放,实现碳中和。据了解,中国碳中和发行的碳资产NFT代表已登记注册的具有真实碳资产背书的数字化碳资产。通过链上核销,帮助机构、企业和个人抵消自身碳排放,并通过创建公开透明的碳排放账簿,追溯相关交易,并以链上方式进行存储。
主流共识认为,NFT不会昙花一现,随着市场泡沫不断被挤出,NFT逐渐走上了“脱虚向实”的“正道”,创作者经济、数字商品凭证、票证、账户管理均有着广阔前景。
(责任编辑:热点)
-
超七成成分股周涨幅为正 基金:当前A股市场已具备估值优势 关注硬科技相关机会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22日晚间消息,据报道,推特今日公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推特第二季度营收为11.8亿美元,同比下滑1%。净亏损2.70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 ...[详细]
-
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榜:京沪超3.8万元,9地超全国平均水平
国家统计局网站7月22日信息显示,2022年上半年31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炉已经出炉。其中,北京居民以39391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第一,上海居民和浙江居民则以38996元、32443元的水平, ...[详细]
-
国资委:上半年,中央企业累计上交税费1.5万亿,同比增长14.4%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7月2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介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证券时报记者 钟恬8月30日,北交所106家上市公司半年报全部披露完毕,其中95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接近九成,、、等6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均超过亿元 ...[详细]
-
用46.5万美元的CAR-T叩开美国市场,传奇生物估值起跳?
据Coherent Market Insights预测,在2018-2028年期间,全球CAR-T细胞治疗市场规模的平均年复合增长将达到46.1%。而在2021年,当时全球8款上市销售的CAR-T疗法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各地需出台更细化的措施助力“保交楼”。在各地政府、金融机构及房企的合力推动下,近日一些停工楼盘出现新进展。第一财经记者综合房企及公开平台信息发现,中国奥园03883.HK)等房企在郑州、西安的部分楼盘 ...[详细]
-
山东化工巨头齐翔腾达控股股东重整未了局:无效担保惹来巨额或有债务
每经记者 彭斐 陈鹏丽 每经编辑 魏官红 一个月前,因“雪松系”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淄博齐翔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翔集团)走到了被申请重整的地步。作为山东化工巨头的控股股东,齐翔集团的命运也使得 ...[详细]
-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排污入海”计划进一步推进,而国际社会的不满与质疑也在与日俱增。据日媒报道,当地时间22日,负责日本核能安全监管工作的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正式批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排污入海”计划, ...[详细]